東風汽車通過全技術鏈上的自主創新,構建了完整的中國智造技術鏈閉環。從本屆上海車展可以看出,東風汽車憑借長遠規劃、宏大布局和可靠執行,已經成為“研產銷服”全鏈智能化的旗艦企業。
文 /《汽車人》張敏
4月23日的上海車展上,以“智繪新東風”為參展主題的東風汽車,攜旗下自主品牌全陣營出席。
東風猛士、東風嵐圖、東風風神、東風奕派、東風納米、東風風行亮相,共計展出20余款車、9項技術展品,以及它們背后的智能化技術品牌和體系。從“智慧之翼”的展臺設計,以及人形機器人接待講解等創新運營服務,不僅展示了東風汽車智能化“躍遷行動”的最新成果,更是一次亮肌肉的宣示。
本次車展,東風汽車正式發布“天元智能”技術品牌,構建了“一核雙基雙元”智能化技術體系,以智能新汽車驅動每個用戶的夢想。這不僅是2024年東風科技躍遷3.0計劃的成果展示,也是2021年“東方風起”計劃的一次大閱兵,更是東風汽車長期智能化技術保持戰略投入強度的一次匯報展示。
盡管只是階段性成果,但也足夠炫目。目力所及,東風汽車向深入發展智能化,塑造業務轉型的“進行時”狀態隨處可見。簡言之,東風汽車的未來更智慧、更美好。
商乘智能雙翼齊飛的背后
車展上,公眾注意力集中在乘用車身上,可能忽略了商用車板塊。而東風汽車的商乘并舉戰略,恰恰在商用車上率先取得智能化突破。
“十三五”計劃期間,東風就研發了無人駕駛樣車。2020年,東風發布首款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2022年,東風憑借該技術拿下了廈門港L4級無人集裝箱卡車項目,率先開啟商業化運營。而東風的L4級5G自動駕駛巴士,也在雄安成為首家智慧交通建設的首個量產產品。
雖然兩者一個運貨、一個載人,但它們的技術內核是一致的,東風汽車研發的(限定場景下)L4技術,并非炫技,而是實實在在的量產車產品。
幾年來,東風無人駕駛車輛商業化運營已經在15個省、35個市落地。東風汽車的商業運營經驗表明,東風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可以同時在兩個截然不同但有聯系的場景下可靠運作。一個技術組合,兩個市場,兩條出路,東風汽車的商乘并舉業務特點,為其智能化技術資產,提供了更為寬廣的業務空間。
乘用車板塊更為個人消費者看重。東風汽車已經實現了L2級產品廣泛搭載,銷量近200萬輛,自主新能源乘用車L2級滲透率達到80%以上。
在上海車展上亮相的新嵐圖夢想家(參數丨圖片),成為首個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3.0和鴻蒙座艙4.0的MPV產品。東風猛士M817,搭載華為ADS4.0和鴻蒙座艙5.0,作為智能越野第一車在車展上亮相。
很容易看出,在商乘雙市場上,東風汽車同時走自研+共創的技術路線。從價值鏈角度,東風汽車不僅是鏈主,也充當了合作開放平臺。這是東風汽車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旗下品牌價值日益提高的助推器。
在既有普及性又有前沿實力的品牌和產品矩陣背后,是東風汽車的高強度投入。東風汽車研發投入(強度)長期占據營收的8%左右,科技獎項數量在國內整車企業里連續3年排第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專利超過5000件,在行業中持續領先。
更可貴的是,這些專利技術資產,并非孤立存在,而呈現體系化。體系化的智能與以往根本的區別在于,智能的進展不再意味著增加功能,而在于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任何一個新功能,都將自動納入到既有生態內,從單點突破,到覆蓋"架構-系統-應用-生態"的全技術鏈創新。
而自下而上的技術架構,將為生態提供支撐。這已經突破了“軟件定義汽車”的思想,而變成智能化架構和生態定義汽車。
太極大模型,汽車“融合型大腦”
東風汽車此前并未對大模型的建構計劃有太多宣傳。在上海車展上,東風汽車副總工程師、戰略規劃部總經理、研發總院院長楊彥鼎公布了東風的大模型體系,其軟硬件能力震撼了業界。
東風汽車給其企業級大模型起名為“太極大模型”,寓意太極生萬物,且陰陽互映、無限進化。顯然,太極大模型是東風汽車自主構建的企業級大模型,其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基于超萬份企業知識文檔、超十億組駕駛感知數據、超千萬組座艙圖文數據等基礎資源訓練而成。
“汽車人傳媒”判斷,“太極大模型”的基礎仍是Transformer架構,融合了大語言模型、視覺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為了支撐“太極大模型”,東風汽車集成了萬卡算力、融合企業數據、建立混合精度訓練機制,知識蒸餾技術。這意味著大模型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數據,在高水平上集成起來。
“太極大模型”基礎上,東風汽車構建了多模態認知、智能體調度等核心AI能力,同時覆蓋用戶出行和企業運營的場景需求。從消費者角度,也可以將“太極”視為移動智慧端的云后臺。
天元OS,軟硬解耦的開源平臺
天元OS是承接硬件層和應用軟件層的平臺,是東風汽車實現軟硬解耦的關鍵。
東風汽車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尤崢
東風汽車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在發布會上表示,天元OS是東風匯聚行業頂尖研發力量,打造的開源國產整車操作系統,為乘商應用提供底層軟件平臺,實現了架構創新、技術領先、生態共建三大核心突破,提升雙智、車控功能,形成了車型平臺共同的技術底座。
東風汽車副總工程師、戰略規劃部總經理、研發總院院長 楊彥鼎
而楊彥鼎則表示,天元OS依托基于服務化的中央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實現了軟硬協同、安全可信、開放兼容。智能化系統要看絕對算力,還要看OS賦能的算力優化指數。他指出,天元OS通過異構資源池化與多核動態調度技術,實現全局調配算力資源。而天元OS自帶的負載均衡算法,使得芯片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最高可達95%,單車單硬件成本可以降低10%-20%。
天元OS的功能安全遵循ISO26262 ASILD最高等級,其信息安全則結合逐級簽名機制、融合防火墻和可信執行環境,建立縱深防御體系,最終構成了天元OS的功能和信息雙安全體系。
天元OS支持國內、國際主流芯片硬件生態,驅動層的跨架構資源抽象技術,實現軟硬件解耦,車型的E-E平臺開發切換周期因此縮短50%以上。
天元OS是廣義OS,東風汽車的天元智駕和天元智艙,都建立在天元OS基礎上。
汽車的軟件系統,基本上和蓋樓差不多。狹義OS相當于地基;而廣義OS相當于整個建筑物的基礎;上面的每一層樓,則相當于應用;功能軟件,就是現澆剪力框架;系統庫和輔助工具,大體上相當于水電暖和電梯。
現在看,東風汽車聯合合作伙伴,將整個“大樓”的體系,從地基到所有主體建筑及附屬設施,全部掌握了核心技術,還向第三方開放源代碼,相當于把蓋樓圖紙無償提供給其他企業。這樣的技術體系,其生態一定是豐容和健康的,因為它在不斷迭代,推陳出新,東風和潛在伙伴的龐大用戶規模保證了這一點。
天元智駕和天元智艙,以安全為主軸
太極大模型和天元OS形成的底座如此堅實,讓建立在其上的天元智駕,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極致安全為主軸的特質。
事實上,東風汽車將安全作為技術的底線。東風馬赫動力電池以“超高安全冗余”滿足新國標安全要求,東風自主AUTOSAR平臺獲得國際最高安全等級認證……東風汽車用行業領先技術和全域安全標準,守護用戶的電池安全、被動安全、主動安全、健康安全和信息安全。
本次發布的“天元智能”技術品牌,同樣出于東風堅守用戶安全的初心。東風汽車強調,“天元智能”,就是始終把用戶放在心中、擺在中心,讓每一次創新都以需求為坐標原點,讓每一項技術都為用戶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天元智駕提供4個級別的方案:天元T100,實現L2級高速NOA、記憶領航輔助駕駛和跨層記憶泊車;天元T200,L2級城區NOA輔助駕駛;天元T500,率先搭載行業最強的智駕SOC,具備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能力;天元T1000,以超過1000Tops的AI算力,端到端與規則系統雙重冗余,支持車路云協同、5G實時互聯,具備L4、L5級無人駕駛能力。
天元智駕的主動安全屬性拉滿。130公里實測時速下實現AEB緊急制動,在強干擾、低照度、強反光等極端場景下,天元智駕都能依靠多傳感器協同,快速決策,幫用戶安全駕駛,不僅保護正向的剎停避讓,還能保障側后方功能安全,實現360度全方位守護。
東風汽車的領航輔助駕駛,在商用車的干線物流、港口、礦山等開放/封閉場景下均適用。而在乘用車更復雜的城區場景中,能在多維、多參與者的交通博弈中靈活決策,始終保持毫米級控制精度,像老司機一樣平順從容;實現從車位-車位的功能,泊車成功率高達99.9%,幾乎勝任所有泊位,支持跨層記憶泊車,擁有強場景塑造能力。
而天元智艙,更借助了太極大模型,實現場景驅動+AI進化,懂車、懂人、懂生活,任何模糊的需求,經過場景強化,可以精準理解,不僅秒懂,而且對生活場景的擴展能力,遠超人類,是人類出行生活的得力助手。
東風汽車的智能化體系,可以總結為“一核雙基雙元”,在商乘領域兩種不同方向的場景大顯身手。在其背后,東風汽車已經構建了“技術研發-場景落地-標準輸出”的協同體系,自研+合作,形成開源生態體系。
從底層架構到技術應用,東風汽車打造了清晰的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東風產品正在被納入到智能化體系下,成為智慧終端。東風汽車也因突破性創新,正走在品牌內核高度智能化的進程當中。
東風汽車通過全技術鏈上的自主創新,構建了完整的中國智造技術鏈閉環。從本屆上海車展可以看出,東風汽車憑借長遠規劃、宏大布局和可靠執行,已經成為“研產銷服”全鏈智能化的旗艦企業?!景鏅嗦暶鳌勘疚南怠镀嚾恕吩瓌摳寮?,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