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5日),海南日報A04版整版以《儋州洋浦構建“港產城科”融合、城鄉一體聯動新格局 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躍升”》為題,報道儋州洋浦,版面圖及全文如下:
2025年4月25日《海南日報》A04版版面圖
航運線路持續加密,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四大主導產業領航,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制度集成創新成效顯著,自貿港政策紅利充分釋放;城市環境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人才匯聚……四月的儋州洋浦,處處都是熱火朝天、蓬勃興起的喜人場面。
“港產城科”,是儋州洋浦融合發展先行區示范區的關鍵字眼。儋州洋浦以港口為樞紐、產業為根基、城市為載體、科技為引擎,以“三區聯動”(洋浦經濟開發區、環灣新城起步區、儋州工業園)為核心,輻射帶動“一區七鎮”(涵蓋洋浦經濟開發區及白馬井、排浦、峨蔓、木棠、中和、王五、新州等鎮)全域發展,構建“港產城科”融合、城鄉一體聯動的嶄新格局,推動自貿港建設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躍升”。
4月8日,夜幕下的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燈火通明,一片繁忙景象。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A
港:能級快速提升
近日,國投洋浦港傳來好消息——今年以來至4月中旬,該港口油儲碼頭貨物吞吐量已超2024年全年總量,突破900萬噸。
“貨物吞吐量的快速提升,得益于硬件設施建設和軟件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服務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也將持續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國投(洋浦)油氣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郭劍介紹,國投洋浦油儲作為洋浦石化功能園區唯一的公共油品碼頭及倉儲罐區,根據洋浦石化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逐步完善和豐富可服務產品種類。
如今,這里配套建設了各類能源、化學品及液化烴碼頭和倉儲設施,將總體規模建設成為含30萬噸泊位2個、10萬噸泊位2個、5萬噸泊位2個、3萬噸泊位2個和總庫容500萬立方米的具有國際競爭力、世界一流的能源儲運基地,有效推動地方石化產業發展。
包括國投洋浦港碼頭在內,漫長的洋浦港海岸線密集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碼頭。洋浦港天然深水良港的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政策利好,已使得這里成為航運企業必爭之地,也進一步促成了“港”的能級快速提升。
4月11日,載有1100余個集裝箱的“博亞廈門”輪順利停靠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擴建工程(一階段)一期4號泊位,標志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新增的1個15萬噸級和1個20萬噸級泊位正式對外啟用,也使洋浦港具備了停靠全球最大的2.4萬箱位集裝箱船舶的能力。
不斷有新泊位投入使用,標志著洋浦港貨物吞吐能力、開放能級和綜合服務能級進一步提升,洋浦港的區位影響力和輻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目前,洋浦港還有多個碼頭泊位正在抓緊建設,在一個時期內新泊位建設完工、通過驗收并對外啟用將成為常態,洋浦港的發展即將邁入全新階段。
B
產:布局更加多元
全省工業哪家強?儋州洋浦作為我省的工業“心臟”,正呈現出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不久前,中國石化(海南)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工業示范項目投料試車并成功產出合格產品,填補了海南生物降解塑料產業鏈和市場空白。
“我們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一直在不斷探索新材料、新產品,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該項目現場負責人表示。
如今再看洋浦的產業布局,金發科技、東方雨虹、奧克化學、道恩集團、儀征化纖、京博石化、天佑瀝青等國內知名石化企業項目的落地生產,洋浦的石化產業形成了煉油、芳烴、烯烴、石化新材料四大產業群,2024年,石化新材料產值更是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省首個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躋身全國化工園區“最具潛力十強”。
然而儋州洋浦的產業并非只有化工。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的30多種糧油產品、開蓋即食的鮮燉燕窩等高端滋補食品等均為“儋洋制造”,展現了儋州洋浦更加多元的工業制造能力。
代表著高端裝備制造的海上風電產業在洋浦加快布局,申能、大唐(海南)電氣風電新能源裝備產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為儋州洋浦的新質生產力再添動力。
俯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濱海院區。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C
城:融合更具維度
儋州市規委會專家委員劉海峰是一名新洋浦人,今年是他在洋浦工作的第四年。閑暇之余,他總喜歡到新英灣濕地尋找靈感——如何做好環灣區域的城市設計規劃,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洋浦作為一個正在高速發展中的新區,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讓它更宜居、宜業。”劉海峰說,好的城市規劃應該注重人與自然、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和諧共生,以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
在環新英灣地區的城市規劃中,生態環境是著重考量的一個方面。“環新英灣地區的綠地覆蓋率約為70%,這個比例已經達到國際一流宜居城市的標準。”劉海峰說。
憑借良好的自然優勢,以及自貿港政策、區位和產業優勢,儋州洋浦城市融合發展有著更多空間。比如在洋浦科創園,園區在產業加速發展的同時,同步推進產城融合,生活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包含書咖、咖啡廳、餐廳、宿舍等,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員工的日常需求。
致通振業(海南)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選擇入駐的企業,具有全國5A級稅務師事務所資質。公司項目經理游祖群介紹,選擇入駐洋浦科創園,一方面是因為園區政策利好、發展前景廣闊,另一方面則是園區完備的生活配套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專業人才。
“這里的生活配套設施非常齊全,環境優美,還配有咖啡廳、餐廳等。企業員工對此非常滿意,這有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游祖群說。
此外,海南比勒費爾德應用科學大學(一期)建設加速,將為區域教育事業注入國際化的新鮮血液;洋浦產城融合安居工程4922套安置房全部交付,一把把鑰匙開啟的不僅是新家的大門,更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憧憬;儋州光村、木棠、峨蔓一體化供水工程項目的相繼投用,惠及人口達14萬人,讓當地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健康水。
點滴種種,儋州洋浦通過不斷完善生活配套,推動產業與人才的雙向奔赴,助力城市融合發展。
儋州東坡文化旅游區吸引眾多“坡粉”前來打卡。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羊文彪 攝
D
科:發展動力十足
同樣是在洋浦科創園內,已經有200多個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產業帶動力強的企業或項目陸續落地。
海南瓊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其中一家企業,主要生產經營農副產品、食品添加劑等品類銷售,并開展相關的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技術進出口等業務。“洋浦的物流條件非常好,交通也比較便利,利于公司做大宗商品經營,非常符合我們公司發展的定位和方向。”海南瓊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理梁斌說。
“現在園區致力于推動各類高端要素資源集聚,提供從原始創新到產業化的一站式科創服務,全周期護航企業發展,成為儋州洋浦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洋浦科創園副總經理王濤介紹,洋浦科創園重點引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互聯網及大數據、生物醫藥、環保科技等企業,共建“互聯網+”“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科技智造”“科技成果轉化”等專業基地,為儋州洋浦發展增添滿滿的科技含量。
此外,儋州市委環灣辦還精心謀劃、精準施策,聚焦數字經濟、醫療康養、現代服務業、教育四大核心產業精準招商,環灣區域數字經濟已逐步聚集成勢,各類數字產業項目紛至沓來,為城市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科技動力。
儋州市委環灣辦常務副主任李慈明表示,預計到2025年底,環灣新城將初具雛形,并為2026年實現“五年成城”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從灘涂之地到智慧新城,環灣新城的崛起彰顯著自貿港建設的“儋洋速度”,這座科技之城,正高速向著“環北部灣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前行。
原標題:
儋州洋浦構建“港產城科”融合、城鄉一體聯動新格局
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躍升”
來源:海南日報 編輯:王彩玉 審核:陳鐘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