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
陳淳,號白陽山人,明代中期大寫意花鳥畫的革新者。作為文徵明最得意的門生,他卻毅然突破師門畫風的桎梏,從清雅工整走向疏狂寫意,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的全新境界。這場驚世駭俗的畫風蛻變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故事?
寫意花鳥畫,是畫家以自然物象為藍本,經寫生、構思與技法錘煉,將思想情感融入筆墨的藝術。
正如鄭板橋所言:“手中之竹非胸中之竹,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藝術創作需歷經三重境界,方能繪出心中最美的意象。隨著文人畫興起,尤其 “心學” 思潮涌動,畫家們借寫意花鳥直抒胸臆。其中,徐渭與陳淳兩位大師的出現,將寫意花鳥畫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
家族福蔭下的文門弟子
01
陳淳出生在文人士大夫家庭,幼時讀書于大覺寺。祖父陳璚,曾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交游多為貴官名流與文人逸士,尤與沈周交往甚密。不但常在一起吟詩作賦,還多次在沈周的畫作上題跋。最為重要的是,陳璚豐富的古書畫收藏為兒孫提供了觀讀詩文書畫的優越條件。可以說,陳璚是陳淳書畫家學淵源的重要奠基人。
陳淳的父親陳珥,也是位富有學養之士,喜好古人詩畫,懂得品味與鑒賞,還與文徵明是好友,二人交往密切。
而沈周與文林、文徵明父子為莫逆之交,兩家交往甚為密切。這樣一來,陳、沈、文三家免不了要互相來往。
在父、祖的羽翼與器重下,陳淳便以學生與朋友的身份游學于文徵明的門下,是再自然而不過的事情。
因此,陳淳早期的繪畫風格就是文徵明的花鳥畫風,用筆清秀,形態優雅。如《湖石花卉圖扇面》,圖中極富玲瓏感的太湖石被描繪的個性十足,石頭周圍的細草生機勃勃,小巧精致的六瓣花朵,是用短小筆豪蘸上朱砂點綴而成,十分生動有趣。
左邊題字的小楷端正清秀為畫面增添了別具一格的色彩,從這幅畫中不難看出陳淳早期繪畫呈工整細膩、清新淡雅的風格。這與文徵明筆下的花石用筆用墨所呈現的風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將文徵明的《蘭竹圖卷》與陳淳的《花卉冊》中的蘭草相對比就能發現:這時的陳淳與文微明無論是在題材、筆墨的運用或者是題跋上,都十分的接近。
首先,二人畫蘭草都作長蘭草葉,長蘭草葉有利于對蘭草空間的表達能夠增加筆法的變化,從而讓畫面更有節奏感。
其次,在蘭草葉分布的位置上,二人都選擇在中間偏左的地方分開草葉,左邊有四成草葉向左,右邊有六成草葉向右,且左右兩邊雖朝向不同但也不至于分開太大的距離。
一株蘭草有左右兩個方向增加了蘭草伸展的空間, 具有舒展性, 同時也為穿插時難度增加, 左右兩邊既要相對獨立又要融合,并且富有調理。
而且,陳淳和文徵明在蘭草的筆法上也有相似之處,蘭草根部人土干凈利落,行筆時堅韌有力,轉折處壓筆,好似螳螂肚,收筆時筆尖細膩而不輕飄。
特別是在蘭花的畫法上也同樣十分接近。蘭花的形態皆有隨風飄揚之姿,且都是在蘭草略少處多蘭花,蘭草多處少蘭花。蘭花蘭草相得益彰,意境上都有清逸之境。
文徵明給予陳淳的是每日諄諄教誨,是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的影響,但是在花鳥畫方面,文徵明本身的繪畫題材十分有限,并不能在技法方面對陳淳進行指導。陳淳能夠在花鳥畫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則必須感謝師祖沈周。
命運轉折中的畫風裂變
02
陳淳早年家境優越,由于父親的管教,文徵明的嚴謹,使他原本骨子里的不羈一直都沒有得以表現出來,但之后父親的去世使他性情大變,開始把酒言歡,生活放縱。連老師文徵明的警誡也不當回事,師徒二人之間的關系一度鬧僵。
雖然在酒精的麻痹下和書畫的消遣下,陳淳的身心暫時得以解脫,但對于其家庭來說,卻是由富裕走向衰落的開始。但同樣,在酒精的作用下,精神的裂變也使他的藝術出現裂變的跡象。
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他如大夢初醒,萌生了入仕的念頭,企圖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來改變境遇。在讀太學期間,陳淳目睹了官場的爾虞我詐、世態炎涼,與其想象中的官場大相徑庭,清楚地看到了仕宦之途的兇險與無望,他讀書入仕的雄心壯志也日漸泯滅了。
加上各種俗事困擾,便開始崇尚玄學,崇尚對大自然的學習,繪畫風格逐開始脫離文徵明的嚴謹工整而向沈周的疏簡奔放過渡。
其實在陳淳與文徵明疏遠之后,沈周早己離世,陳淳只是通過大量臨摹沈周的繪畫來進行對沈周畫風畫理的學習,自此,陳淳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畫風。
陳淳晚年“草草水墨”所形成的“疏斜歷亂、淡墨欹豪"的花鳥畫風格,表面上看是得益于大量的寫生創作,但本質上卻是他晚年豁達的人生觀和“漫興墨戲”、“不受法度所律”表現。
如《水墨花卉卷》,牡丹盛開的花朵是用濕筆醮淡墨,筆尖醮濃墨,筆勢跳躍而下快速點畫成的。葉片的變化很有層次,宛若天成。牡丹花由左、右、后三叢葉子環繞。每叢葉子三片一枝,每片由兩三筆連續畫成,葉片既有變化又過渡自然。
其上的葉脈為意筆草就,主脈與支脈連筆甚多,且不按葉片生長的方向去勾勒,多隨意點畫,得意忘象。有如其草書,率性縱筆,豪放縱逸。
墨竹則細筆為干,干千不分節。葉片純用濃墨快速大膽地率意寫出,葉葉不著枝,長短參差,連筆甚多,并通過筆勢表現葉片的動態及方向。
蘭與竹,一長一短、一濃一淡,形成鮮明的對比,文人的瀟灑閑逸之趣表達的淋漓盡致。
陳淳在花鳥畫發展史上,無疑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清代方薰將他與沈周、徐渭并稱為明季花鳥畫三大名家,足見其地位之重。他不僅繼承了前輩的藝術精華,更以大膽革新的精神,為寫意花鳥畫開辟了新方向。
徐渭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突破,讓寫意花鳥畫的個性更加鮮明。后人將二人尊稱為 “青藤白陽”,共同銘記他們對藝術的卓越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