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5日訊(記者 梁柯志)近日,財聯社記者從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多位知情人士獲悉,平安銀行零售業務核心崗位、信用卡中心總裁將迎來新的掌門人。
據悉,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原副總經理曹慰最終成為新一任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目前正在辦理入職手續。
在去年10月,原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劉顯峰因個人原因接受有關部門調查之后無法履職,旋即由當時分管零售的行長助理張朝暉臨時兼任至今年3月。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3月初平安銀行高管分工調整中,張朝暉不再分管零售業務,因此信用卡中心總裁一職由平安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邱真真代理。
天眼查顯示,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法人在2024年12月10日和2025年3月19日發生變動,分別由劉顯峰變更為張朝暉、再由張朝暉變更為邱真真。
履歷顯示,邱真真長期在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線任職,2023年7月獲批成為上海分行副行長。
臨危受命于零售改革攻堅期
信用卡一直是平安銀行零售條線核心部門。截至去年末的人員規模為1588人,僅次于北上深三大分行,機構數量則僅次于深圳分行,排列第二位;信用卡中心資產規模4209億,僅低于深圳分行和資金運營中心規模。
近兩年,信用卡業務成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最早暴露風險的業務板塊之一。上述多位知情人士也認為,新的卡中心總裁到任面臨的“擔子不輕”。
本次被平安銀行“挖角”的曹慰,公告可查履歷信息不多。財聯社記者多方了解到,曹慰在招行信用卡業務板塊深耕多年,數年前曾出任招行零售金融總部總經理助理等職務,后回歸信用卡中心擔任副總經理。
在3月17日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銀行行長冀光恒承認是此前戰略誤判和風險策略調整過慢導致零售業務風險積聚。
其中,信用卡業務是平安銀行高管多次公開點名的高風險產品。
在業績發布會上,冀光恒表示,目前平安銀行的零售改革轉型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在主動出清風險的零售業務中,重點包括“新一貸、信用卡、宅抵貸”,它們屬于高定價、高利率、高利差、高風險,且不可持續。
2024年年報顯示,平安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為2.56%,較2023年年末下降0.21百分點,依然明顯高于個貸1.39%平均不良率;此外,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不良率有所微增。
談到股份行的發展特點,4月23日,某大型股份行對公業務總監對財聯社表示,在業務主導型的時期,包括平安銀行等股份行都曾采取“風險內嵌”的運作模式,即將審批人員派駐到業務部門,對提高放貸效率有好處,但同時也會對風險獨立判斷和緩沖有一定影響。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冀光恒提到下一步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升級零售信貸全流程管理機制,完善風險定價機制。推動審批集中化建設,健全多維度組合監控體系”。
風險出清、存量壓降預計是優先事項
在零售資產風險曝光之后,包括冀光恒在內多位高管還是在不同場合強調,平安銀行堅持零售戰略定位不動搖。這意味著對零售業務“不惜刮骨療毒都要救回來”。
4月21日,上海某股份行信用卡中心風控人士對財聯社表示,以往還可以通過做大分母沖量來稀釋不良,但目前大環境不好,個人貸款需求不足,如果硬做規模風險高。多數商業銀行都采取強力壓降存量和風險資產,犧牲規模來換取資產和風險安全邊界。
3月17日,平安銀行首席財務官項有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去年主動調整零售業務結構,特別是資產端的業務結構,提升新增貸款的質量。數據顯示住房按揭是增長,信用卡和部分高風險的消費類貸款有所下降,這是主動調整的結果。
最新的狀況是平安信用卡的壓降還在繼續,剛剛公布的平安銀行今年一季報顯示,3月末信用卡流通戶數4,604.96萬戶,一季度信用卡總消費金額4,970.24億元。對比去年3月末,流通戶數和總消費金額分別減少12.89%、17.7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