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聯發科憑借全球首發3nm座艙芯片讓車圈為之一震。時隔一年后的上海車展,這位車圈老司機正式發布C-X1這顆車芯“核彈”,在性能、算力以及體驗上捅破智能座艙芯片的天花板。
以智能化為特征的汽車產業“下半場”,在AI定義座艙浪潮下,端側大模型與智能體AI的應用正加速汽車空間的智慧體驗變革。對于每個人心目中的“夢中情艙”,聯發科正試圖基于持續突破技術邊界,提供高算力、高智能、高效研發支持與節能可靠的解決方案,與行業頭部的生態伙伴及汽車制造商深度協作,將先進AI技術深度融入智能汽車創新應用,給出最優解。
超強性能:行業斷層式領先
先上結論,C-X1就是目前地表最強性能的汽車芯片,沒有之一。猛猛堆料、參數拉滿之下,帶來領先的性能表現。
在制程工藝方面,C-X1采用臺積電目前推出的最先進的3nm工藝制程(N3P),相較于第二代3nm (N3E)性能提升5%,功耗降低5-10%,晶體管密度增加4%。同時,據集微網了解,聯發科同臺積電還在制程和電路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聯合調優,使得性能和能效表現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C-X1有用12核高效CPU,且采用Arm最新發布的v9.2-A架構,該架構Arm同樣針對3nm工藝節點進行了重點優化,能夠最大限度發揮3nm先進工藝制程節點的優勢,同時顯著提升了對于AI能力的支持。
先進制程工藝和架構的加持之下,C-X1的CPU單核性能對比目前業內旗艦車芯領先80%,可以說實現了行業斷層領先。
在GPU方面,C-X1集成了英偉達先進且強大的Blackwell GPU架構,支持光線追蹤技術,能給游戲帶來超逼真的光影效果,3D渲染性能對比目前業內旗艦車芯領先300%。同時支持AI圖像放大和幀生成技術,帶來更加清晰流暢的車載3A游戲體驗。
在影像處理方方面,C-X1的強大ISP支持12個攝像頭并行,具備高達150dB的HDR圖像處理,支持RGB-IR包括360環景、DVR、CMS、OMS等多種應用。無論是在日光還是夜景之下,都能夠清晰的顯示畫面。強大視頻編解碼(COD EC )同步處理能力,能夠支持8K60fps/4K240fps視頻播放和8K30fps/4K120fps視頻錄制。
一同發布的還有旗艦聯接平臺MT2739,搭載聯發科先進的AI基帶技術,支持5G-Advanced通信技術,全球率先支持3GPP R17與R18標準協議,并支持NB-NTN及 NR-NTN衛星通信技術。
憑借多年的創新探索和實踐,繼承智能手機芯片建立起的高性能、低功耗,AI以及5G上的優勢,聯發科在為車芯平臺持續注入強勁性能的同時,也為智能座艙注入更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至高算力:雙AI引擎打造智能車芯
在AI定義座艙的時代,如何將更多AI能力注入智能座艙的創新技術之中,以及如何能夠更好的支持包括生成式AI在內的創新應用盡快落地,平臺算力起到的作用十分關鍵。
此次發布的C-X1,強大的算力也為打造更好的AI座艙體驗奠定了基礎。
C-X1擁有10.2 TFLOPS強勁算力GPU以及深度學習加速器,帶來了先進的雙AI引擎彈性算力架構,可提供400 TOPS的AI算力,大語言模型的推理性能相較于業內旗艦車芯大幅領先350%,及時而有力地支持了當前端側AI轉向推理,智能座艙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此外,面向端側AI推理高內存占用的難點,C-X1的生成式AI引擎支持FP4格式量化,可節省50%以上的內存帶寬,大幅提升端側AI的響應速度和生成速度。
去年天璣旗艦車芯平臺公布時,便率先支持13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上車,今年的C-X1則更進一步,率先實現包括低延遲端側語音助手、實時旅程規劃、智能游記視頻生成等領先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車內部署。
AI時代,智能座艙領域競逐的關鍵,不僅包括算力,更重要的AI技術快速演變下,如何讓經過云端訓練和優化的優秀模型盡快落地,快速實現端側的支持。
這對于無論是傳統研發周期以數年為單位的汽車產業,還是對于摩爾定律和半導體微縮技術愈發走到盡頭的半導體產業而言,都意味著不小的挑戰。
因此,越來越多認知和實踐都指向同一條路徑:集結生態的力量。單打獨斗已不再是時代的主流,系統化的思維,生態體系的構筑逐漸成為共識。
談及AI能力,不得不提及聯發科同AI巨人英偉達的強強合作,可以說C-X1是雙方自2023年宣布合作后逐步走向深入的代表作。
一方面,通過與英偉達算力芯片的聯動,充分發揮協同效應。結合聯發科在高能效計算,端側AI、多媒體影音以及連接方面的優勢,共同打造集高性能、低功耗、出色的圖形處理、強大的AI能力和高速通信鏈接于一體的汽車芯片解決方案,加速汽車芯片領域的技術創新。
另一方面,使得天璣座艙平臺完美兼容CUDA生態,為座艙AI能力和大模型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眾所周知,CUDA生態覆蓋大量算子算法,目前很多大模型的推理和訓練都是基于英偉達的AI計算卡,聯發科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可以利用CUDA和TensorRT軟件技術,為車企和軟件開發者在AI領域的研發提供極大便利,通過云端-端側架構一致性開發的生態優勢,加速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車內部署,助力更多AI創新應用快速落地。
端側AI所具有的隱私保護、低延遲、低成本等優勢,加速將AI大模型應用落地終端并帶來良好的體驗,聯發科則希望能夠將這樣的體驗和價值帶給客戶,而同AI和云計算領域的佼佼者英偉達的合作成為重要抓手。借由這樣的合作,聯發科在算力、性能以及同云端工具的開發的結合上,皆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最優體驗:車企、開發者和用戶都滿意
隨著智能體元年的開啟,汽車作為第三生活空間的屬性將更加明顯,智能座艙所帶來的情緒價值也愈發凸顯。
在聯發科的視角,智能座艙主要包括功能價值、娛樂價值和情感價值,而圍繞這些所打造的差異化的體驗,將成為競逐汽車芯片市場的關鍵能力和優勢。
比如在C-X1發布會上聯發科展示的低延遲的端側語音助手,能夠主動了解駕駛者喜好的服務,通過實時交互,提供策略建議,伴隨著智能體的逐步進階,人車交互方式的變革已經近在眼前。
在功能價值方面,主要提供安全舒適的體驗。目前天璣座艙平臺已經實現了對于主流大模型的廣泛支持,除了語音助手之外,依托于強大的ISP的能力,實現駕駛警覺性檢測,實時旅程規劃、智能游記視頻生成等功能。
在聯發科展區,記者看到來自合作伙伴基于其座艙平臺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演示,在進入地下車庫時,攝像頭能夠捕捉經過的停車場電話、付費二維碼等信息,通過語音交互,可以實現聯系車場以及一鍵付費功能。
在娛樂價值方面。除了前文提及的游戲體驗外,還包括多屏聯動下的沉浸式多媒體家庭影音娛樂劇院。C-X1采用3x高性能Hi-Fi5音頻DSP,支持Dolby環繞音效與區域ANC降噪,帶來最佳的影音效果體驗。
當然,最優體驗不只是面向消費者,也包括車企客戶和廣大的開發者。新一代天璣座艙平臺通過云端-端側架構一致性開發的生態優勢,支持硬件虛擬化與多操作系統虛擬化技術,在滿足座艙安全標準及多樣化開發需求的同時,為汽車制造商提供統一架構、靈活多樣化、開放生態支持的研發底層系統支撐,助力汽車制造商大幅加速平臺化開發進程,實現前沿AI創新的快速落地應用。
集聚生態:賦能、創新與共贏
在智能座艙業務方面,聯發科也始終堅持「有朋友,有未來」的宗旨。在加速自身創新的同時,聯發科也在不斷聯合頂級的產業生態伙伴和開發者共同創新,為車企和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
正如聯發科技副總經理、車用平臺事業部總經理張豫臺所言,如今是“團戰”時代,必須集結和聯合最優秀的伙伴,通過系統級的創新,軟硬件的協同,才能跟上AI創新的發展速度,從而在激烈的市場PK中勝出。
此次C-X1的發布,英偉達、博世、絕影等來自芯片、Tier1以及應用等產業鏈的廠商前來站臺助陣,也展示了聯發科天璣汽車生態強大的朋友圈,實現了為產業賦能以及合作共贏。
比如,通過和領先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廠商商湯絕影合作,快速完成了絕影的自有模型移植,使首字詞生態速度比云端方案提升70%,賦能絕影多模態智能座艙強大的端側運行能力。英偉達、博世同聯發科的合作也正在深入展開。
芯片(AI)能力、大模型支持能力、應用開發能力被視為智能座艙差異化競爭力的三大要素,加速自研創新,突破技術邊界,集結生態之力,持續迭代演進,通過過去兩年的兩代旗艦產品,聯發科向行業證明,他們正在正確的路上大步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