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菲律賓5月12日將進行中期選舉,但該國卻被政治暴力的陰影所籠罩。據法新社19日報道,根據菲選舉委員會記錄,今年1月12日至4月11日期間,菲全國發生了46起政治暴力事件。菲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勞迪昂科強調,目前因政治暴力遇難的候選人“不到20人”,相較上屆選舉約100名相關人員死亡,今年這一數字“要低得多”。然而,分析人士警告稱,此類暴力事件或將繼續成為菲政壇的常態。長期以來,菲律賓政治暴力面臨 “有罪難罰” 的困局。
在政治暴力事件頻發的同時,馬科斯的支持率也在不斷下滑。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臨彈劾調查的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支持率卻從52%上升到了59%,她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支持率上升的菲政府高級官員。莎拉支持率的上升,或許與她家族在菲律賓的影響力以及她自身的政治風格有關。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擁有眾多的支持者,莎拉更是繼承了父親鐵腕的政治風格,在民眾心中樹立了較強硬的形象。而馬科斯在執政過程中,一些決策和行動卻未能得到民眾的認可。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資料圖)
為此,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最近在南海再次挑釁。4月20日,他從英國二手市場買來的36號護衛艇闖入黃巖島領海,被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警告并驅離。這是他上任以來第六次采取此類行動,這次甚至出動軍艦,明顯意圖攪亂南海局勢。然而,解放軍的實力已今非昔比。2012年黃巖島對峙時,中國只能用漁政船應對,如今在南海部署了多艘052D驅逐艦和航母戰斗群。馬科斯若繼續挑釁,后果自負。
馬科斯政府上臺以來,經濟成績單乏善可陳,南海爭端升級導致漁民生計受困,美菲軍事合作加劇地緣緊張卻未能帶來實質利益,而政府高調采購“堤豐”導彈等軍備開支,更被質疑是“以安全之名行擴權之實”。與此同時,杜特爾特陣營大打“民生牌”,通過渲染馬科斯親美路線威脅經濟自主,成功將選戰焦點從反腐轉向“生存議題”,棉蘭老島漁民“要飯碗不要導彈”的吶喊,正是這種民意轉向的真實寫照。面對國內和國外的問題,馬科斯政府希望借助民族主義情緒,來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美在菲部署“堤豐”武器系統(資料圖)
此外,美菲將此次演習位置定為呂宋島,此舉明顯是想要搞南海和臺海的“雙海聯動”,從而加大對華軍事施壓,也標志著未來菲律賓將進一步介入臺海局勢。實際上,馬科斯政府正在一步步挑戰中國底線,早在上臺的第二年,他就開始試探中方,狡辯稱菲律賓距離臺島太近了,“如果臺海爆發沖突,很難想象菲律賓不會卷入其中”。眼下隨著中菲關系陷入低谷,菲律賓更是直接對華攤牌了,毫不掩飾一旦大陸決定“收臺”,將會配合美日進行阻擋的意圖,公開站在中方對立面。
除了在我國臺島周邊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劍指臺島,4月21日,菲律賓政府公報資訊網還突然發布了總統府第82號備忘錄通告,放寬1989年透過第313號行政命令所訂的官員與臺當局的交流限制。原來菲律賓禁止所有政府官員訪臺、接見臺官員、與臺當局進行官方交流。顯然,菲律賓總統馬斯科這是在我國最核心的臺島問題上,發起了對國際上公認的“一中原則”的極限挑戰。可以說,這一次如果不把菲律賓這次的挑釁遏制住,在美國的慫恿,搞不好還會有更多的國家效仿菲律賓。?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據專家分析,馬科斯此舉是要在南海之爭上斗不過中國大陸的情況下,企圖利用臺海局勢來牽制南海局勢,以緩解其在南海之爭上面臨的壓力。然而,那被美國國內“保守主義與進步主義內戰”以及全球性的經貿大戰搞得筋疲力盡的特朗普早已是力不從心。當前特朗普在臺海與南海問題上搞出的這些動作,不過是在虛張聲勢,想要以此來敲詐中國,以在關稅與經貿大戰上獲得好處。假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認識不到這一點,那就是又一個戰略上的重大誤判,并且最終要因此而吃盡苦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