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5日訊 (記者 曹韻儀)今日,央行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因本月有1000億元MLF到期,今日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
這也是繼3月之后,MLF再度超量續作,且凈投放規模較3月明顯增多。多位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大稅期、政府債加快發行、銀行分紅等多因素擾動下,下階段資金面面臨一定趨緊壓力,4月MLF大幅超量續作釋放明顯的維穩信號。
特別國債發行、外部環境變化 MLF超量續作意在維穩
4月外部經貿環境驟然發生變化、特別國債發行、傳統財政“凈繳稅”大月等多重因素擾動,央行今日公告,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大稅期、政府債加快發行、銀行分紅等多因素擾動下,下階段資金面面臨一定趨緊壓力。具體有兩方面,一是4月是傳統財政“凈繳稅”大月,企業需要預交所得稅,單月繳稅規模多達1.5萬億元之上,稅期走款對資金面擾動加大。二是4月底開始啟動今年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和5000億元注資特別國債的發行。
4月24日,有兩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進行招標,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發行,額度分別為500億元和710億元。同日,注資特別國債也開啟發行,期限5年,首期規模1650億元。加之專項債“自審自發”加速推進,預計二季度政府債凈融資額有望達到4.3萬億元左右,成為流動性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經濟學家王青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加之未來一段時間地方政府債券還會保持較快發行節奏,都意味著債市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發行高峰,需要央行通過適當的流動性安排,確保政府債券順利發行。”
此外,4月外部環境也發生了多重變化,市場人士表示,在當前關稅博弈和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環境下,國內穩增長政策進一步出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在加大。央行大幅加量續作MLF,也體現了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釋放了貨幣政策穩增長發力的信號。
為銀行補充更多資金 不排除降準加快落地
另一方面,考慮到國有大行的增資落地時間為2025年6月底前,溫彬認為被注資大行預計要在4-6月前完成2024年下半年分紅分配,不影響定增進程,進而造成期間流動性從銀行體系抽離。
招商固收分析師張偉表示,當前買斷式逆回購通常是3個月/6個月,而MLF的期限更長為1年,投放1年期MLF能起到為銀行提供更長期限流動性的作用。銀行在銀行間市場的資金融出規模仍低于回到去年下半年水平,為銀行補充中期資金是合適的。
“4月MLF大幅超量續作,充分滿足銀行體系需求,或對其價格形成一定下拉作用,有助于銀行負債成本改善,也可以使得MLF利率更加貼近市場利率水平,向1年期同業存單等價格靠攏,更加實質性弱化其政策屬性,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溫彬表示。
市場認為,根據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和房地產市場及物價走勢,二季度“擇機降準降息”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
王青認為,央行大幅加量續作MLF,體現了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釋放了貨幣政策穩增長發力的信號。“我們判斷,本月央行買斷式逆回購也會處于較大規模凈投放狀態,且后續不排除降準較快落地的可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央行可能繼續通過逆回購凈投放、MLF續作以及適時降準等方式平滑資金面,加大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以保障注資計劃順利實施,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形成“資本補充——信貸擴張——經濟復蘇”的良性循環,助力穩增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