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總有人張嘴就來:"舊中國窮得叮當響,連煤油火柴蠟燭都得靠進口,所以叫洋油、洋火、洋蠟。"
拉倒吧!叫洋什么只是一6種清朝傳下來的習慣叫法,直到70年代許多地方也一直這么叫。先看看 1930 年的上海碼頭 —— 裝滿純堿的貨輪正開往日本#,江南造船廠的萬噸巨輪剛拿到美國訂單,漢口火柴廠的 "火車頭" 牌火柴堆成小山等著出口東南亞。
先說全國硬數據:1936 年關內工業產值達 13.7 億美元,民營資本占比超 70%,輪船、水泥、火柴等 20 多種工業品遠銷海外。那些說 "舊中國啥都造不了" 的人,建議先看看這些被歷史塵封的硬核事實。
一、關內工業有多野?萬噸巨輪出口美國,純堿幾乎壟斷全世界,把外資逼到降價
1. 造船業:中國輪船讓美國海軍點贊。
1918 年的黃浦江格外熱鬧,江南造船廠正為美國趕制 4 艘1.47 萬噸運輸艦。這可不是簡單組裝,從船體鋼板到蒸汽輪機全是中國工人搞出來的 —— 船體長 135 米,航速 13 節,試航時比合同要求快了 3 節,美國海軍部當場追加訂單。這四艘萬噸輪二戰時仍然使用中。
更絕的是馬尾造船廠,1919 年就搞出了甲型一號水上飛機,能在海面起降執行偵察任務。到 1930 年代,這里每年能造 30 多架各型飛機,連張學良的東北空軍都來訂貨。
這里講一個插曲:大魚喜歡收藏,手上有一張很特殊的郵票:
收藏需要考證。得出結論如下:
1960年12月15日,中國郵電部發行了特32“中國制造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郵票,郵票圖案為“躍進號”萬噸巨輪,票面上印有“中國制造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字樣。
1958年11月27日,中國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下水。這艘遠洋貨輪由大連造船廠建造。這枚郵票就是為了宣傳此事。
1963年4月30日下午,“躍進號”滿載著玉米(注意這個年代)和礦產品,駛離青島港,首站為日本門司港。5月1日下午2時左右,躍進號觸礁沉沒于黃海中,59名船員被日本人救下。事后總結原因,當時已經開始抓階級斗爭,使用的都是根紅苗正的船員和領導,奈何技術不過關——觸礁時還以為是被美國擊中了(今天會有更多人以為是被美國人、日本人擊中)。
據1982年9月23日《人民日報》第八版刊載的《我國最早出口的萬噸輪》一文指出,早在本世紀20年代,我國的江南造船所就為美商制造了4艘萬噸輪,其中第一艘“官府號”于1920年6月下水它是中國制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這樣,這枚郵票就有了紀念意義。(插曲結束)
2. 水泥界 "扛把子":啟新洋灰壟斷國內 92% 市場
唐山啟新洋灰公司的 "馬牌" 水泥,絕對是舊中國工業的硬核武器:
1924 年年產 27 萬噸,占全國產量 50%;
1912 年就出口美國舊金山,打臉 "洋灰必進口" 的謠言;
南京中山陵、上海國際飯店的地基,全靠這玩意兒撐著,細度和強度比英美標準還高,逼得進口水泥降價 30%。
3. 火柴大王教外資做人:大中華年產 15 萬箱遠銷歐洲
1930 年,上海老板劉鴻生把 7 家火柴廠合并成 "大中華",直接干翻瑞典 "鳳凰" 和日本 "云龍":
獨創 "抗潮火柴" 技術,雨天也能一劃就著;1933 年出口 1.2 萬箱到東南亞和歐洲,創匯 200 萬銀元;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支那火柴質量已超本土產品"。
4. 純堿行業逆襲:永利堿廠讓英國巨頭認栽
范旭東的永利堿廠簡直是工業奇跡:1926 年生產 "紅三角" 純堿,純度 99%,拿美國費城世博會金獎;侯德榜研發的 "侯氏制堿法",讓成本比英國卜內門公司低 40%;1931 年年產 45 萬噸,占全國 60% 市場,逼得外資從壟斷價 180 元 / 噸跌到 120 元。
5. 航運業硬核逆襲:民生公司 148 艘船跑贏外資
愛國商人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堪稱長江上的商業艦隊:1949 年前擁有輪船 148 艘,航線從重慶到上海,還開到了日本和東南亞;抗戰時用 "三段航行法" 搶運 10 萬噸物資,免費運送 16 萬難民;運費比英國太古、怡和公司低 30%,硬生生從外資手里搶下 40% 市場份額。
船王盧作孚是一個悲劇人物,只會低頭拉車,不會抬頭看路,慘死于1952年,時年59歲。關于他的事,限于篇幅,感興趣的請自行搜索。
二、東北經濟有多猛?GDP 曾列世界第四,工業產值是關內 19 倍
看完關內再來瞅東北,這才叫 "富得流油"——1931 年東北 GDP 占全國 85%,工業產值是關內總和的 19 倍(自行腦補這個數據的含義),鐵路密度比日本還高 20%。當年闖關東的人可不是去要飯,而是去賺 "東北銀元" ,那時的闖關東和今天的移民歐美差不多。
《暴風驟雨》的作者周立波參加過基層土改領導工作,他寫的書比較紀實:當時貧農一家人開荒幾十畝很常見。這得益于張氏父子的鼓勵政策:關內移民開荒的土地前七年不收稅或只收一點點生地稅,并且誰開的荒,誰就擁有永久產權。貧農趙光腚多虧生病把家敗了,要不然和福貴一樣是妥妥的地主。
1. GDP 硬核數據: "東方小美國"
1931 年東北 GDP 達 13.6 億美元(同期日本 GDP 約 60 億美元),1945 年更是飆升到 54 億美元,全球第四,僅次于美、蘇、英。
奉天省(今遼寧)財政收入 1.2 億銀元,工商稅占比 60%,比關內靠農業稅撐場子的省份富太多——直到1982年??遼寧的GDP才被上海超過,此前歷史上一直妥妥地全國第一;直到1992年全國平均工業化程度才達到遼寧1942年的水平。共和國長子是憑空冒出來的嗎?
東北糧食產量 2000 萬噸占全國 1/3,大豆出口 4039 萬擔占全球 78%,妥妥的 "世界糧倉"。
2. 奉天兵工廠:遠東第一軍工廠有多橫?
3.6 萬名工人日夜開工的奉天兵工廠,就是舊中國的 "底特律":年產步槍 6 萬支(占全國 70%),"遼十三式" 步槍精度比日本三八大蓋還高。月產子彈 1500 萬發,炮彈 1.5 萬發,240mm 榴彈炮能轟 10 公里外目標。組裝維修 300 架各型飛機,還自制出 "遼 F1 號" 戰斗機,雖說性能一般,但放眼亞洲沒幾個國家能做到。
這里必須再講一個插曲:張學良為什么一槍不放丟了東北?答案很簡單:1929年張學良所領導的東北軍為收回蘇聯在中國東北鐵路的特權和領土,發起了中東路戰爭。雙方投入總共約50萬軍隊,動用了飛機、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奈何沒有得到國內任何支持。張學良的隊伍怎么可能是蘇聯紅軍的對手,在蘇聯和黃俄人的里應外合下慘敗,傷亡慘重。日本人見狀,隨即發起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新敗蘇聯,怎么敢對抗更強大的關東軍?——此前日軍獲得日俄戰爭勝利,又在 “對馬海戰” 中以極其微小代價全殲龐大的俄北海船隊。(插曲結束,詳細相關內容請搜索1929至1931年中國歷史大事件)
3. 當時的東北民營企業略錄:
益發合榨油廠,日榨大豆 500 噸,年產豆油 10 萬噸,東北 30% 的食用油都出自這兒。
同記百貨,哈爾濱的 "遠東第一商場",2000 名員工年營業額 1000 萬銀元,相當于現在 50 億。
天興福面粉廠,日產面粉 9000 袋,從哈爾濱到海參崴的面包店都用它的面粉。
肇新窯業,年產青磚 2 億塊,沈陽故宮修繕、長春偽滿皇宮建設,全靠這家的磚。
4. 基建狂魔東北版: 鐵路密度超日本,電網覆蓋全區域。7000 公里鐵路占全國 59%,平均每平方公里 0.35 公里,比日本本土還密。
撫順煤礦年產 1400 萬噸煤炭,占全國 40%,配套的發電廠讓沈陽、長春路燈亮通宵。
鞍山鋼鐵廠年產鋼 100 萬噸,占全國 77%,鋼軌鋪滿東北鐵路網,還能出口到朝鮮。
關鍵事實:
1930 年代,中國是全球第三大火柴出口國,第二大純堿生產國。東北農民人均年收入 80 銀元(約合今 6 萬元人民幣),比關內普通工人高 得多。上海、天津、武漢、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等城市,早已形成完整的紡織、機械、化工產業鏈。(50年代中國曾設立15個直轄市,有7個在東北,其中遼寧就有4個)
四、謊言粉碎機:
1. "中國工業全靠外資輸血"
拉倒吧!九一八前東北民族資本占 60%,關內紡織、面粉行業 70% 是民營企業。永利堿廠、啟新洋灰的技術骨干,全是留美留德的博士,設備從德國比利時進口,妥妥的 "自主創業"。
2. "舊中國只有輕工業"
1931 年東北鋼鐵產量 100 萬噸,漢陽鐵廠年產 7 萬噸鋼軌,占全國鐵路用軌 70%。奉天兵工廠能造 240mm 重炮,江南造船廠能造萬噸輪,這妥妥的重工業底子,比大多數亞洲國家強多了,在世界排名上也絕對不弱。
3. "老百姓窮得穿不上褲子"
1928 年調查顯示,東北農村的長工月薪 5 銀元,上海紗廠女工月薪 15 銀元,雖然不算富裕,但買得起機制布、火柴、煤油。所謂 "一窮二白",純粹是無視歷史數據的抹黑。
結語:用數據撕開謊言,舊中國工業遠比你想象的硬核
從江南造船廠的萬噸巨輪到永利堿廠的金獎純堿,從東北的鋼鐵洪流到關內的火柴王國,舊中國的工業實力被嚴重低估了。這不是說當時沒有貧窮和落后,而是那些張口就來 "一窮二白" 的人,選擇性無視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奮斗史。
數據不會說謊:1936 年全國工業產值 13.7 億美元,民營企業占比 70%,20 多種工業品出口海外。東北 GDP 曾世界第四,關內工業同樣亮點紛呈。下次再有人說 "舊中國啥都造不了",直接把這些數據甩他臉上 —— 這,就是最好的反駁。
本文數據來源:《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中華民國統計年鑒》、《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嚴中平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鐵路史》、《中華民國鐵路史資料》、《東北淪陷時期的吉林 (1931.9.18—1945.8.15)》、抗日戰爭紀念網等。
作者:大魚說小事,轉自:大魚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