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海網消息,“臺灣地區是全球大部分先進半導體的生產地,臺灣地區將面臨32%的關稅。”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讓島內苦不堪言,超7成民眾直言無法信任他。而臺當局內部出的“敗家子”,正將臺灣地區一步步拖向深淵 。特朗普上臺后,推行“美國優先”政策,其中對全球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廣泛,臺灣地區也深陷其中。為降低關稅沖擊,臺當局急忙與美方交涉。
然而,美國《華爾街日報》揭露,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將優先考慮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印度作為首要談判目標,臺灣地區被排除在外。島內官員本以為參與了視頻會議咨商,就領先于首撥名單中的5國,結果慘遭打臉,被民眾嘲諷“白開心一場” 。在這場關稅博弈中,臺當局應對失策,盡顯“敗家”本質。臺當局不僅在談判中處于被動,還盲目聽從美國指揮。特朗普曾告知臺積電,如果不在美國建廠,將繳納高達100%的稅率。
賴清德(資料圖)
隨后,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宣布將在美國擴大投資1000億美元。短短5年間,臺積電4次宣布在美擴大投資計劃。表面上看,這是企業的商業決策,實則是在美國壓力下的無奈之舉。從特朗普及其官員、美國學者的言行可察覺,在美國振興其半導體產業的背后,有一套更深沉的計謀。美國通過吸引臺積電赴美投資,不僅能提升自身半導體產業實力,還可能在關鍵時刻降低“保衛臺灣地區”的動力。
而臺積電前往美國投資扎根,極有可能是美國為可能“棄守臺灣地區”進行布局的戰略一環 。除了經濟上被美國算計,臺當局在軍事上也成為美國的“提款機”。為追求“以武拒統”,賴清德當局不斷向美國購買武器裝備。據臺灣地區《中國時報》27日消息,近期兩岸局勢趨緊,臺軍方借此提出多項龐大軍購案,2022年度臺防務部門所屬單位預算案中,各項軍事預算總和已破萬億元新臺幣大關。這些軍購花費巨大,卻無法真正提升臺軍的戰斗力。
臺軍(資料圖)
臺軍內部問題重重,裝備老化嚴重,主力戰機平均機齡達26年,且維護經費不足。過度依賴進口裝備,使得武器裝備保養和零部件供應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大量購買軍火只是浪費錢財,最終買單的還是臺灣地區民眾 。在外交方面,臺當局甘當美國棋子,企圖依靠美國實現“臺獨”。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率領一群議員竄訪臺島,賴清德親自接見。
美議員聲稱即便政府換屆,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支持也不會變,將繼續協助臺島進行所謂“自我防衛”,反對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但實際上,美國此舉不過是為了從臺灣地區撈取更多利益,進口美國能源、讓臺積電赴美建廠、購買美國武器,臺灣地區在經濟、科技等多方面被美國不斷吸血 。特朗普的種種政策,其實就是一場針對全球的“陰謀”,試圖通過關稅、政治干涉等手段,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而臺灣地區不幸成為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臺軍主力機型(資料圖)
臺當局中的“敗家子”們,為了一己私利,不顧臺灣地區民眾的利益,盲目聽從美國指揮,在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錯誤決策,讓臺灣地區陷入經濟受損、軍事脆弱、外交孤立的困境。臺灣地區民眾已逐漸看清形勢,超7成民眾認為不可信任特朗普,對臺當局的所作所為也越發不滿。若臺當局繼續這般“敗家”,臺灣地區的未來將不堪設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