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鮑聰穎 杜穎)新就業群體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也是社會治理的新生力量。西城區深入開展“友好之城”建設,聚焦推動“多元友好”“全面提升”“深度融入”三項計劃,進一步延伸“西城小哥”新內涵,創新打造“城市響應人”志愿服務品牌。
4月24日,西城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作部共同舉辦“城市響應人”志愿服務品牌發布活動,現場推出“西城小哥”友好服務地圖。
據介紹,該地圖收錄西城全區首批355個友好服務點位,記者翻看地圖,發現友好服務點位主要集中在廣安門外、白紙坊、大柵欄、什剎海、新街口等街道,只要“小哥”安裝高德地圖,就可以享受友好資源“一鍵導航、動態更新、全面覆蓋”。
據悉,西城區構建了“區級部門聯動快遞外賣等平臺企業”“街道聯動網點站點”“社區聯動新就業群體”的協同聯動模式,實現組織共建、人員共管、難題共解、資源共享,讓管理更加精細有效,實現全區快遞、外賣網點同轄區街道全面結對共建。
此外,西城區充分激發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動能,探索“職業優勢+治理需求”雙向賦能新途徑,在全面梳理“西城小哥”融入治理案例的基礎上,開辟新就業群體平安守護、環境維護、文明倡導、品質推薦、民情觀察、助老服務等深度融入社會治理“六大場景”,選樹出長期扎根基層、無私奉獻、主動擔當的50名十類“西城小哥”代表作為西城區首批“最美城市響應人”。
西城區委常委、區委組織部部長于家明表示,希望“西城小哥”將志愿服務當作展現自我、回饋社會的重要途徑,成為城市治理的 “移動探頭”,增強對城市的歸屬感。他強調,各部門要以品牌發布為契機,聚焦新就業群體的需求,完善相關政策和服務措施,為新就業群體參與志愿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下一步,西城區將持續拓展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路徑,推動“小哥隨手響應-正向支持激勵-治理效能優化”的良性循環,讓新就業群體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成為社會治理的“內生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