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4月25日訊(記者 逄苗 通訊員 朱一銘)4月26日是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以此為契機,煙臺市政府新聞辦昨日上午舉行“知識產權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法院、海關、公安、檢察院等部門介紹了2024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去年以來,我市多部門高效能聯動,保護網絡更為嚴實。市場監管局與市法院、檢察院、公安、海關等部門聯勤聯動,多措并舉健全完善“行、刑、司”銜接機制,多部門聯動開展龍騰行動2024、昆侖2024等一系列專項行動。全市辦理專利糾紛裁決案件31件,商標、地理標志、版權、商業秘密等行政處罰案件共計384件,案件辦理周期均低于全省平均值。公安機關偵破知識產權刑事案件30起,檢察機關提起公訴19件44人,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254件、審結1341件,海關采取保護措施378批次,有力護航我市企業創新發展。同時,與珠海、邯鄲、陽泉、濮陽等10個省外地市簽署《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合作協議》,持續擴容完善涵蓋膠東半島城市群、大連環渤海城市群、黃河生態經濟帶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圈;加強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煙臺分中心建設,先后在越南、日本、美國等國家建立海外知識產權服務工作站,為30余家企業開展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累計為企業節省400余萬元的經濟賠償損失,進一步織密覆蓋省內省外、國內國外的知識產權保護網。
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紀挑介紹,今年全市兩級法院將深耕司法保護品牌建設,繼續依托“法護航益企行”品牌,不斷完善“三聯三動”府院聯動模式,擴大“握手煙和”品牌效能,聚焦重點領域促推發揮聯動解紛、聯動治理和聯動服務作用。
民營企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煙臺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煙臺海關堅持打擊侵權和服務創新并重,支持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發展。”煙臺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宋曉文說。煙臺海關積極引導民營企業通過“互聯網+海關”平臺申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同時將知識產權“通關時審查”變為“申報前確認”,全力維護民營企業自主品牌的國際聲譽。
煙臺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高毅介紹,去年公安機關通過打擊犯罪,強化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下一步,將打造全市公安機關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地圖,創新推行知識產權警務聯絡工作機制,緊盯群眾反映強烈和社會熱點領域的知識產權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企業合法權益。
最近最高檢正式在經濟犯罪檢察廳加掛“知識產權檢察廳”牌子,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進一步邁入專業化、綜合化的發展階段。“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方面,我們持續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新興產業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宋鋼表示。檢察機關有效開展了“依法懲治侵犯商業秘密專項監督工作”,著力打造“捕、訴、監、防、治”一體化辦案體系,依法適用從業禁止令。除使用刑事手段外,還開拓利用法律規定的新型打擊手段保護知識產權,有效阻斷了違法者再次實施制假售假的違法犯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