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狐貍悄悄來臨,輕聲低語。”一個充滿懸念的故事開頭,悄悄引出了番禺路上這家年輕美術館的“夜間好時光”。為了吸引更多白天忙碌的年輕白領到訪,近日,位于番禺路的上海正好美術館首次選擇在夜間開幕。生于上海、工作于香港的95后插畫家單一婷,在此呈現個展《狐貍在夜晚來臨》。
夜間觀展成為了年輕觀眾的選擇
到訪的觀眾可以領取到一枚白色的狐貍面具,沉浸式地觀摩60多幅插畫作品,透過單一婷的黑白線描,呈現一個光怪陸離的奇想世界。狐貍出現在民俗傳說中,它被認為軌跡多端、神秘莫測,由于其外形通常與女性身姿聯系在一起,美麗而具有誘惑力。單一婷說,狐貍是神秘的信使,無人知道它們因何而來又為何而去,潛意識中出現那只形單影只的狐貍,成為了其創作的靈感。
上海的展覽展廳營業到晚上10點吸引諸多下班后的年輕觀眾觀摩打卡
在單一婷的作品中,狐貍互相舔舐,安靜踱步,有時候如幽靈般懸浮于空中,有時幻化成人形。藝術家借插畫筆法探尋對女性身份的理解,講述自我與環境、自我與他人的私密關系。有觀眾看來,整個畫展就像一段潛意識的呢喃白,折射當代青年女性的心境。
正好美術館執行館長王佑珩(右一)和插畫家單一婷(右二)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在“狐貍們因何而來,又為何而去”中,狐貍出現于夢境之中,帶來與潛意識對話的神秘體驗,插畫探討了狐貍作為自身主體性、隱藏的欲望、性別意識等主題;第二章節中,少女柔弱的身體發生異化,呈現出落寞、恐懼、憤怒、無奈、麻木等多種多樣的情緒,在插畫家看來這是城市生活的病癥;在第三章中,情感終與自然交融,找尋到肉身之外的載體,成為一種暗暗迸發的力量。觀眾們可以走進藝術家“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輕輕撩開黑色的簾幕將看到一幅巨大的壁畫,置身于房間中,與萬千思緒共情。在畢業后不同城市漂泊、居無定所的日子里,她希望年輕人能擁有一間屬于自己主體性的物理與精神空間。
青年女性觀眾對女性主義題材的展覽頗有共鳴
單一婷,畢業于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主修金融,輔修藝術史,現在在香港工作,插畫創作風格以黑白插畫、漫畫為主。作為上海少數開放到夜間10點的展覽,藝術家希望讓年輕觀眾在白天勞作后,在夜晚享受一個屬于自己的非社會身份。上海正好美術館(番禺路300弄7號B棟)成立于去年4月,當年就入列成為上海美術館新成員。這個美術館秉持公益性原則免費開放,建筑由上海手帕廠老廠房工業遺址改造而來,和設計師鄔達克舊居毗鄰。
狐貍們因何而來,21 x 28.5cm, 2024
正好美術館執行館長王佑珩表示,正好美術館的目標之一是成長為一家“懂年輕人”的藝術機構。因此開風氣之先,騰挪出夜間觀展時段,擁抱大多數在白日無暇休閑的年輕人。在這個城市CITYWALK的新藝術據點,跨界、藝術派對和工作坊等將成為了日后的營業常態,為超負荷的工作減壓,分泌快樂的多巴胺。
95后插畫家單一婷生于上海、求學于紐約、工作于香港,具有較為寬廣的藝術視野
原標題:《夜里,番禺路上的年輕人戴上了狐貍面具》
欄目編輯:李緯 文字編輯:樂夢融 圖片來源:正好美術館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樂夢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