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世茂買下武漢西郊800畝土地,野心勃勃準備打造國內最大的室內主題樂園,世茂嘉年華項目,承載著世茂股份轉型文旅地產的愿景,但最終事與愿違,經過15年開發后,世茂如今麻煩纏身,整個項目陷入停滯,最大的游樂場成為武漢有名的網紅廢墟,凄涼結局讓人唏噓。
世茂入局,建國內最大室內游樂場
巨大的摩天輪直刺天空,建筑墻面斑駁陸離……在武漢西郊,有一座由鋼筋混凝土、雜草和動物構成的主題樂園。
如此凄涼的游樂場,不是使用多年后荒廢了,而是還沒建成就爛尾了,直到現在巨大的摩天輪只有主架,還沒安裝轎廂。
這就是世茂投入400億元巨資,野心勃勃要打造的國內最大室內主題樂園,但經過15年蹉跎后,最終走向了爛尾的結局。
2009年秋,武漢蔡甸區組建世茂嘉年華項目指揮部,配合世茂集團進行開發,并為此準備了6000畝土地的宏大規劃的方案。
世茂嘉年華就在這個位置,占地800畝,建筑規模在50萬平方米以上,總投資高達400億元,準備打造國內最大的室內樂園。
在最初規劃中,這座樂園有冰雪世界、熱帶雨林等獨立景區,周邊還會配套商業中心、酒店會展等設施,成為武漢城西的新中心。
立足武漢輻射華中,世茂嘉年華的野心不可謂不大。投資方世茂預計,項目建成后一年可吸納2000萬游客,年營業額超百億元。
2009年5月,世茂股份完成重組,再加上恰逢地產開發火爆的年代,世貿將商業地產確定為未來的業務發展重心。
作為一個剛改組完成,還沒有任何開發項目的新企業,世茂急需一個項目來實現自己的宏偉規劃,嘉年華的定位正好契合這一規劃。
世茂一瞬間找到了目標,和武漢當地政府一拍即合,世貿嘉年華項目正式啟動。當年底項目開工,原計劃3年完成初步建設,5年整體完工。
作為一個大型綜合性的商業娛樂設施,肯定會帶動周邊的地價。世茂也沒浪費這個機會,在嘉年華項目周邊開發了住宅小區。
以緊鄰嘉年華為噱頭,住宅地產一期項目“紅珊墅”,在2011年投放市場并取得巨大成功,嘗到甜頭的世茂很快又加推了二期產品“黃金海岸”,再次掀起搶購熱潮。
當周邊買房的業主,期望嘉年華項目也能和住宅項目一樣,快速建成并投入運營,拉高周邊的人氣,不過最終事與愿違,等來的是項目爛尾,武漢最大的網紅廢墟。
游樂場變鬼城,成武漢網紅廢墟
項目原本規劃2009年開建,但直到2013年9月,湖北有關部門才發布消息稱,世茂嘉年華主題游樂園開始吊裝鋼結構,意味著這時候才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萬事開頭難,雖然項目建設比原本的規劃要晚,但開始施工了就是一個好消息。在官方消息中,嘉年華項目將于2015年開門納客。
在嘉年華項目建設過程中,世茂股份走上了和其他房地產商一樣的擴張道路,投入巨資瘋狂拿地,不斷擴大自己的基本盤。
2017年夏,在嘉年華項目未能如期完工的情況下,世茂以4.5億元資金拿下周邊三宗土地,這三塊地同樣位于嘉年華項目周邊,準備建設項目配套的住宿設施。
也正是在這時候,世茂宣布繼續追加80億元投資,建設室外主題樂園,雙創基地等,同時承諾加快嘉年華項目的建設速度,步子邁得屬實有點大。
多個項目齊頭并進,根據此時世茂的最新規劃,嘉年華項目開放時間,被推遲到2019年5月1日。
但隨著時間推移,嘉年華項目并沒能如期完工。直到2024年底,項目只完成了一座主體建筑,遠遠望去外形如飛碟懸在空中一般。
這樣的構造,似乎也喻示著嘉年華項目的結局,如空中樓閣一般脆弱不堪。世茂股份深陷債務泥潭,從A股黯然退市,2024年,世貿嘉年華項目也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當年10月,該項目及周邊土地第一次拍賣,起拍價8.65億,但最終無人出價而流拍。11月再次拍賣,起拍價降到6.92億,依然無人問津。
房地產行業的慘淡現狀,導致嘉年華項目很難有起死回生的可能,雖然坊間傳有投資方準備20億接盤,但顯然只是一廂情愿的說法,根本不現實。
目前,嘉年華項目已經徹底荒廢,原本規劃的游樂園內雜草叢生,成為武漢網紅廢墟,也是牛羊等動物的放牧地,在天熱的時候,當地人還會把牛趕到建筑內部乘涼。
項目周邊的小區也非常凄慘,小區周邊道路旁的雜草接近一人高,糟糕的居住環境也是讓業主有苦難言,后悔當初買了這里的房產。
武漢“鬼樓”,另一個爛尾項目
在武漢的爛尾項目中,雖然世茂嘉年華投資很大,但從時間上來說也只能算是個“難弟”,在它之前還有一位“難兄”,那就是“金石大廈”項目。
武勝路是武漢的繁華地段,每天人潮涌動,但如此繁華的地區,前些年卻有一座不合時宜的爛尾大樓——金石大廈,在路邊矗立了20多年,成為武漢有名的“鬼樓”。
1994年,金石大廈開工建設,但在隨后的建設過程中,施工隊總會莫名其妙地出現人為事故,或者因為不可抗力導致建設進度不斷延遲。
據當地人回憶,金石大廈在建設過程中屢屢出現事故,天災人禍不斷,坊間還有傳聞稱,這座大廈建設進程之所以如此不順利,是因為選址有問題。
據稱這地方曾是革命者墓地,當年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者在附近遭到屠殺,其中一部分逝者的遺體就安葬在這里。
金茂大廈的選址,相當于建在了這些革命者的墓地之上,這才導致大廈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出現意外事件。
甚至還有現場施工人員稱,在半夜的時候他們曾聽到過大廈內傳來槍聲和哭喊聲,仿佛當年屠殺場景的重現。
還有人聲稱,在一個雨夜見到一個白衣女子,坐在未完工的大樓窗口邊哭泣。作為施工現場,肯定不會讓人隨便進入,現在出現陌生白衣女子不免膽戰心驚。
第一位開發商在建造過程中,老板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后來接手的多個開發商也同樣坎坷,其中一個老板還卷入官司至今仍在獄中。
從1994年開始建設,直到2023年大廈依然沒有完工,近30年的時間里,金石大廈作為一棟爛尾樓,一直矗立在這里,與周邊的繁華格格不入。
磕磕絆絆30年,多家開發商持續接力下,如今的金石大廈雖然已經完工,披上了華麗的外衣,但內部卻異常安靜,作為武漢曾經的十大“鬼樓”之一,得有大心臟才敢入駐。
爛尾項目如何整治?
房地產行業火爆時,一眾開發商大干快上瘋狂拿地,后來行業由盛轉衰,爛尾項目到處都是,這才看出來到底是誰在“裸泳”。
20世紀90年代,海南房地產火過幾年,火爆之后留下的是一地雞毛,遍地的爛尾項目用了很多年才消化完畢,嚴重影響了當地形象,拖累當地經濟發展。
如果是商業項目,影響面還稍微小一點,如果是住宅項目,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樣的項目爛尾,造成的影響才叫惡劣。
近些年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之前一些過度擴張的房地產企業紛紛爆雷,以致全國多地出現住宅爛尾項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作為平民老百姓,辛辛苦苦攢錢好多年,掏空三個家庭的錢包再加上銀行貸款,才能買上自己的小家,但房子爛尾卻能把一個幸福的家庭拖入深淵。
2024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30個重點監測的城市中,僅上半年就有上千套住宅處于爛尾或延期交付狀態。
一些中小城市,因為消費者觀望導致市場需求下滑,房屋銷售不暢資金回籠不及時,導致項目爛尾風險急劇增加。
項目爛尾,資金鏈斷裂是主因,尤其是在預售制度下,開發商私自挪用預售金,拆東墻補西墻,極易導致資金周轉困難項目停工爛尾。
針對這些問題,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監督,強化預售金的監管,確保預售金不被開發商私自挪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項目爛尾情況。
同時,政府加大對爛尾項目的整治力度,整合政府和市場的力量,確保項目如期完工,實現多方共贏,這才是民眾最希望看到的皆大歡喜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