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了解到,該廳聚焦經營主體信用修復痛點,推出五招聯動機制,通過“溫情提醒、流程再造、服務升級、免申即享、精準問需”等舉措,助力經營主體重塑信用、“增信減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針對因經營異常、行政處罰、嚴重違法失信等被標記的經營主體,自治區市場監管廳向已達到最短公示期的26萬余戶經營主體發出提示短信,提醒經營主體及時登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寧夏),迅速申請信用修復,消除因失信信息導致的限制或禁止招投標、融資授信等不利影響。
據了解,自治區市場監管廳通過優化流程,讓信用修復“提速度”。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寧夏)開通市場監管失信信息信用修復統一入口,實現異地信用修復。同時,將申請材料從5項精簡至2項,申請停止公示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和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時間分別從15個、5個、15個工作日壓縮至7個、4個、9個工作日。
為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優化營商環境,自4月起,寧夏將信用修復服務機制從“雙書同達”升級為“三書同達”。即在送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決定書》《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時,同步送達《信用修復告知書》和《信用合規建設書》,從“事后通知”轉變為“事前提醒”,幫助經營主體強化合規意識,從源頭上防范失信風險。
針對首次因未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經營主體,設立“免申即享”服務機制。經營主體補報、公示年報并作出承諾后,無需申請,由公示系統自動關聯信用修復,移出異常經營名錄,實現年報失信快速修復辦結。
“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提升信用服務質效,優化信用修復申請通道,助力經營主體‘卸下包袱’、輕裝前行,為打造更優營商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自治區市場監管廳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陶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