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李叔叔是一位老糖友,最近他發現一件怪事:每天在公園散步時,小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走一會兒突然就開始腿疼,必須要歇一歇才能繼續走路,繼續走又開始疼,只能走走停停。即使穿著棉襪,還是覺得腳趾冰涼……
甜蜜陷阱里的血管危機
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涉及廣泛,不僅有大動脈、中動脈,更多涉及膝下中、小動脈,主要表現為血管中膜鈣化、節段性狹窄或閉塞,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潰瘍發生、致殘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年IDF表示,世界上每30秒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因下肢動脈病變而施行截肢手術。
沉默的血管報警
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早期無明顯癥狀,隨著病變進展,患者可有——
?足部麻木、皮膚發涼等不適;
?之后可出現下肢間歇性跛行癥狀;
?進一步進展為靜息痛,趾端出現壞疽。
?下肢可表現為皮膚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皮膚干燥、彈性差,皮溫下降,色素沉著,肢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若出現以上癥狀,可能是下肢動脈病變的信號。
血管保衛指南
預防:
★糾正不良生活方式:戒煙限酒、控制體重,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適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等。
★早發現,早干預:定期在內分泌科門診完善踝肱指數等檢查,篩查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進一步確診需要進行動脈造影檢查。
治療:
★除控制血糖、血壓外,常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穩定斑塊、擴張血管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
★血管介入治療和外科手術修復受損血管是較為直接有效的方式。
★對于合并潰瘍、壞疽,需進行清創、抗感染及促進創面愈合的治療,以減少截肢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研究證實,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雖具高致殘性,但通過早期干預和系統化管理可顯著改善預后。不要等腳開始“說話”才行動,當您發現腿腳冰涼,走路腿疼,請記住:這不是衰老的必然,及時抓住“黃金報警期”,讓腳步重新變得輕盈。
李叔叔經過內分泌科檢查
診斷下肢動脈閉塞
這才明白是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
導致的間歇性跛行
經過專科治療后癥狀好轉出院
來源:西安市第三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