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新聞,讓人既心痛又無奈。
作為壓力山大的年輕人,在亞健康面前,我們還能撐多久?
凌晨1點25分,杭州某互聯網公司程序員張昊突然栽倒在鍵盤前。
搶救室里,醫生從35歲的他顱內抽出20毫升瘀血,CT顯示腦干出血面積達70%。
這個月薪3萬的算法工程師,在連續熬夜完成"雙十一"項目后,倒在了加班的深夜。
當我們還在為"月薪3萬凌晨兩點睡"的都市傳說暗自較勁時,死神已在暗處為每個熬夜者劃下倒計時。
在我們羨慕他們高薪的背后,實則是用健康換來的無奈。
無獨有偶。
北京天壇醫院數據顯示:2023年腦出血患者中,18-35歲群體占比達27.6%,較2018年激增300%。
當"老年病"變成"青年病",背后暗藏著一場無聲的血管革命!
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腦出血患者?尤其是年輕人逐漸增多。
1. 熬夜制造的生物鐘混亂
加州大學研究發現,連續3天睡眠不足5小時,血管收縮素水平暴漲300%,腦血管壁炎癥因子增加170%。
深夜追劇打游戲的年輕人,正用腎上腺素澆灌著血管里的"定時炸彈"。
2. 職場壓力引發的激素紊亂
阿里健康數據顯示,互聯網從業者皮質醇水平是普通人的2.8倍。
這種"壓力激素"會使血管持續痙攣,讓大腦變成隨時爆裂的高壓鍋。
某投行女經理在連續加班后突發腦出血,CT顯示她的血管痙攣程度堪比遭遇車禍撞擊。
3. 新型成癮物的誘導
電子煙中的丙二醇會使血管內皮損傷速度加快3倍,而網紅能量飲料中的牛磺酸會讓血小板異常聚集。
更可怕的是,某些減肥藥含有的西布曲明,會使腦血管痙攣風險驟增500%。
哪6種人是腦出血的高危人群?你屬于第幾種?
1.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佳易損傷血管,是腦出血最常見誘因。
2.高齡人群:血管彈性隨年齡下降,破裂風險增加。
3.有腦血管病家族史者:遺傳因素可能影響血管結構。
4.不良生活習慣者:如長期酗酒、吸煙、高脂高鹽飲食、缺乏運動等。
5.糖尿病或高血脂患者:代謝異常可加速血管病變。
6.肥胖人群:體重超標會增加心腦血管負擔。
有哪些癥狀高度提示有可能是腦出血?
有很多人對剛開始的癥狀不以為意,等到癥狀逐漸加重時卻失去了最佳的搶救時機。曾經有一個同事,飲酒后出現頭暈不適沒有太在意,等到家人發現他時已經一命嗚呼。
所以,如果出現以下的癥狀突然出現,一定不要大意。
頭痛: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疼痛程度往往遠超平常,部分患者描述為“爆炸樣”頭痛。
嘔吐:多為噴射性嘔吐,與腦出血后顱內壓升高刺激嘔吐中樞有關。
意識障礙:可表現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患者可能逐漸出現反應遲鈍、叫不醒等情況。
肢體無力或麻木:一側肢體突然出現無力,無法正常活動,或者有麻木感,比如拿不住東西、走路突然摔倒等。
言語障礙:說話含糊不清、表達困難,或者理解他人話語出現問題。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就醫,因為腦出血病情進展迅速,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生活不易,生命只有一次!
掙錢多少是個頭,有空多陪陪父母和孩子。
另外,平時多對自己好點,意外和幸福哪個先到,誰知道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