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雪兒少兒中醫啟蒙系列課程,
讓中醫藥文化幸福每一個家庭世代傳承、茁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黃帝內經》距今已2000多年歷史,《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于軒轅黃帝,后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于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黃帝內經
水熱穴論
原文:
黃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
岐伯對曰: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肺者,太陰也。少陰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
帝曰:腎何以能聚水而生病?
岐伯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于皮膚,故為胕腫。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諸水皆生于腎乎?
岐伯曰:腎者牝臟也。地氣上者,屬于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于風,內不得入于臟腑,外不得越于皮膚,客于玄府,行于皮里,傳為胕腫,本之于腎,名曰風水。所謂玄府者,汗空也。
帝曰:水俞五十七處者,是何主也?
岐伯曰:腎俞五十七穴,積陰之所聚也,水所從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腎俞。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故肺為喘呼,腎為水腫,肺為逆不得臥,分為相輸俱受者,水氣之所留也。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三陰之所交結于腳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凡五十七穴者,皆臟之陰絡,水之所客也。
帝曰:春取絡脈分肉,何也?
岐伯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
帝曰:夏取盛經分腠,何也?
岐伯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熱熏分腠,內至于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帝曰:秋取經俞,何也?
岐伯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氣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于合。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
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經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贝酥^也。
帝曰: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余論其意,未能領別其處,愿聞其處,因聞其意。
岐伯曰: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胷中之熱也。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云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帝曰:人傷于寒而傳為熱,何也?
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譯文:
黃帝問道:足少陰經為什么主腎?腎又為什么主水?
岐伯回答說:腎屬于至陰之臟,至陰屬水,所以腎是主水的臟器。肺屬于手太陰經。腎脈屬于足少陰經,是旺于冬令的經脈。所以水之根本在腎,水之標末在肺,肺腎兩臟都能積聚水液而為病。
黃帝問:腎為什么能積聚水液而生???
岐伯說:腎是胃的門關,門關閉不利,水液就要停滯,相聚而生病了。其水液在人體上下泛溢于皮膚,所以形成浮腫。浮腫的成因,就是水液積聚而生的病。
黃帝問道:各種水病都是由于腎而生成的嗎?
岐伯說:腎臟在下屬陰。凡是由下而上蒸騰的地方都屬于腎,因氣化而生成的水液,所以叫做“至陰”。呈勇力而勞動(或房勞)太過,則汗出于腎;出汗時遇到風邪,風邪從開泄之腠理侵入,汗孔驟閉,汗出不盡,向內不能入于臟腑,向外也不得排泄于皮膚,于是逗留在玄府之中,皮膚之內,最后形成浮腫病。此病之本在于腎,病名叫“風水”。所謂玄府,就是汗毛孔。
黃帝問道:治療水病的腧穴有五十七個,它們屬哪臟所主?
岐伯說:腎俞五十七個穴位,是陰氣所積聚的地方,也是水液從此出入的地方。尾骨之上有五行,每行五個穴位(指督脈的脊中、懸樞、命門、腰俞、長強五穴;足太陽膀胱經的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穴;和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穴,左右二十穴),這些是腎的俞穴。所以水病表現在下部則為浮腫、腹部脹大,表現在上部為呼吸喘急、不能平臥,這是肺與腎標本同病。所以肺病表現為呼吸喘急,腎病表現為水腫,肺病還表現為氣逆,不得平臥;肺病與腎病的表現各不相同,但二者之間相互輸應、相互影響著。之所以肺、腎都發生了病變,是由于水氣停留于兩臟的緣故。伏兔上方各有兩行,每行五個穴位(指足少陰腎經的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穴;足陽明胃的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穴,二經左右共二十穴)這里是腎氣循行的重要道路。足三陰經交結在腳上。足內踝上方各有一行,每行六個穴位(指照海、水泉、大鍾、太溪、然谷、涌泉穴,左右共十二個穴位),這是腎的經脈下行于腳的通路,名叫太沖。以上共五十七個穴位,都藏在陰經之中,也是水液容易停聚的地方。
黃帝問道:春天針刺,取絡脈分肉之間,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春天木氣開始當令,在人體,肝氣開始發生;肝氣的特性是急躁,如變動的風一樣迅疾,但是肝的經脈往往藏于深部,而風剛發生,尚不太劇烈,不能深入經脈,所以只要淺刺絡脈分肉之間就行了。
黃帝問道:夏天針刺,取盛經分腠之間,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夏天火氣開始當令,心氣開始生長壯大;如果脈形瘦小而搏動氣勢較弱,是陽氣充裕流溢于體表,熱氣熏蒸于分肉腠理,向內影響于經脈,所以針刺應當取盛經分腠。針刺不要過深只要透過皮膚而病就可痊愈,是因為邪氣居于淺表部位的緣故。所謂盛經,是指豐滿充足的陽脈。
黃帝問道:秋天針刺,要取“經”穴和“輸”穴,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秋氣當令肺氣開始收斂肅殺,金氣漸旺逐步盛過衰退的火氣,陽氣在經脈的合穴,陰氣初生,遇濕邪侵犯人體,但由于陰氣未至太盛,不能助濕邪深入,所以針刺取經的“輸”穴以瀉陰濕之邪,取陽經的“合”穴以瀉陽熱之邪。由于陽氣開始衰退而陰氣未至太盛,所以不取“經”穴而取“合”穴。
黃帝問道:冬天針刺,要取“井”穴和“滎”穴,是什么道理?
岐伯說:冬天水氣開始當令,腎氣開始閉藏,陽氣已經衰少,陰氣更加堅盛,太陽之氣浮沉于下,陽脈也相隨沉伏,所以針刺要取陽經的“井”穴以抑降其陰逆之氣,取陰經的“滎”穴以充實不足之陽氣。因此說:“冬取井滎,春不鼽衂(流鼻血)。”就是這個道理。
黃帝道:先生說過治療熱病的五十九個腧穴,我已經知道其大概,但還不知道這些腧穴的部位,請告訴我它們的部位,并說明這些腧穴在治療上的作用。
岐伯說:頭上有五行,每行五個穴位(指中間(督脈)的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后頂穴,次兩旁(足太陽膀胱經)的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穴,又次兩旁(足少陽膽經)的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穴,共二十五穴),能泄越諸陽經上逆的熱邪。大杼、膺窗、缺盆、背俞(風門穴的別稱)這八個穴位,可以瀉除胸中的熱邪。氣沖、三里、上巨虛、下巨虛這八個穴位,可以瀉出胃中的熱邪。云門、肩髃、委中、髓空(懸鐘的別稱)這八個穴位,可以瀉出四肢的熱邪。五臟的俞穴在脊椎的兩旁共五個(指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穴),左右共十穴,是瀉五臟之熱的腧穴。以上共五十九個穴位,都是治療熱病的腧穴。
黃帝說:人感受了寒邪反而會傳變為熱病,這是什么原因?
岐伯說:寒氣盛極,就會郁而發熱。
中醫經典誦讀好 果雪兒少年兒童經典誦讀課程
果雪兒少年兒童經典誦讀系列課程是一個專注于中醫文化傳承的教育項目,主要面向少年兒童家庭。
該系列課程以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和中醫四小經典(《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藥性賦》《湯頭歌訣》)為核心內容,通過誦讀、導讀和講解等方式,幫助孩子們學習和理解中醫文化。
一、系列課程目標:
1. 傳承中醫文化:通過經典誦讀,讓孩子們從小接觸中醫理論,了解中醫的哲學思想和養生智慧。
2. 提升中醫素養:培養孩子們對中醫的興趣,掌握基本的中醫知識,為未來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礎。
3. 促進心理健康:中醫強調“身心合一”,通過學習中醫經典,幫助孩子們調節情緒,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 家庭共同成長:通過親子共讀,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系列課程內容:
1. 經典誦讀:孩子們通過反復誦讀中醫經典,熟悉其中的核心思想和理論。
2. 導讀與講解:針對中醫經典的導讀和講解,以幫助孩子們理解經典中的深奧內容。
3. 實踐與應用: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讓孩子們學會運用中醫知識解決日常健康問題。
4. 心理健康輔導:通過中醫的“情志調養”理念,幫助孩子們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三、系列課程意義:
1. 中醫文化傳承:中醫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經典誦讀,幫助少年兒童從小樹立文化自信。
2. 中醫健康啟蒙:中醫強調“治未病”,通過學習中醫經典,孩子們可以掌握基本的養生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 家庭共育中醫健康家風:通過親子共讀,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中醫知識,增進親子關系,促進家庭和諧。
果雪兒少年兒童經典誦讀系列課程不僅是一次文化的傳承,更是一次健康教育的啟蒙。通過這一項目,參與的家庭成員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中醫知識,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同時為中醫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
果雪兒少年兒童中醫啟蒙,依托北京師范大學課題組成果,以及依托中醫藥大學專家資源,面向幼兒園、學堂、企事業單位等機構提供系列中醫課程合作服務;面向家庭提供中醫兒童營、中醫少年營、中醫游戲班、中醫誦讀營、中醫師資班等線上課程,以及提供寒暑假期間的中醫夏令營、中醫冬令營等。
咨詢聯系果雪兒少兒中醫啟蒙黃老師。
咨詢聯系黃老師:微信號“ guoyiqimeng ”(“國醫啟蒙”全拼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