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5年擦亮曲靖市“珠江源頭”靚麗名片媒體采風活動在曲靖市沾益區正式啟動。4天時間,這支超40人的團隊,涵蓋中央媒體、珠江流域的省市級主流媒體及網絡達人,將懷揣“同飲一江水,共敘珠江情”的情懷,深入珠江源頭、綠色產業園區、農文旅融合基地、非遺文化基地,實地見證曲靖沾益以生態為底、文化為魂,繪就全域旅游與鄉村振興相交融的鮮活畫卷。
俯瞰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的珠江源(無人機照片,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據史書記載,徐霞客曾兩次踏入云南的山水勝境,探尋珠江之源,并在游記《盤江考》中明確指出珠江源出于馬雄山。
如今,人們跟隨徐霞客的腳步,打卡大好河山。踏入曲靖沾益珠江源風景區,但見森林茂密、溪流潺潺。1985年,珠江水利委員會專家學者會同云南和曲靖水利部門,經過多方考察論證,正式確定珠江發源于沾益區馬雄山,東麓出水洞處為珠江正源。
洞口上方,題于1985年的“珠江源”三字蒼勁有力(資料圖)。郭曉勇攝
時隔40年,杜鵑花盛開之際,漫山遍野的花海如詩如畫,馬雄山被裝點得分外美麗。位于山頂,古樸典雅的三江亭巋然獨立。登上三江亭舉目遠眺,“一水滴三江,一脈隔雙盤”的水文景觀便盡收眼底。
沾益區依托“山”“水”“樹”“洞”“花”等自然風貌,以珠江源頭馬雄山為核心,將海峰濕地、七彩峽谷、德澤溫泉等自然景觀串聯起來,構建出一幅“珠水南流,沃野千里”的生態畫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觀光、休閑娛樂。
為迎接紛至沓來的游客,沾益區還推出了“珠江源頭春日詩歌會”“春日草坪音樂會”等系列與美食、民俗、音樂等元素深度融合的活動,讓游客在旅游觀光的同時還能深度體驗當地特色民俗文化活動,領略曲靖多樣的民族風情。
2025年1月31日晚,人們在曲靖市沾益區西河公園觀賞音樂噴泉。新華社發(孫文來攝)
從珠江源頭的壯美景觀到沾益鄉村的特色文旅,沾益區的文旅魅力在多元融合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王家小村打造“螢火小鎮”,推出以螢火蟲為代表的昆蟲田園旅行,為游客帶來別具一格的生態體驗;紅瓦房村挖掘與紅瓦相關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文化元素,打造了珠源匾額博物館、紅瓦小院咖啡館等文旅項目,成為網紅打卡地;喜廈、妥樂、紅寨、老官營等鄉村旅游特色村也各展風采,或以田園風光、或以民俗體驗、或以歷史文化滿足著不同游客的出游需求。
好看的風景吸引人,好吃的美食留住人。在沾益,辣子雞作為“滇中一絕”,入口辣而不辛、外酥里嫩;香甜可口的小粑粑,還有鮮嫩多汁的柴火雞、清新的蜜漬梅花茶和梅花糕、醇厚濃郁的羊湯鍋等特色美食,不僅滿足了人們味蕾的享受,更成為沾益的一張張美食名片,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品嘗。
2024年11月12日拍攝的曲靖市沾益區西河公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孫文來攝)
據沾益區文化和旅游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沾益區共接待國內游客302.9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約32.499億元。其中,還吸引了23.1萬人次來沾益避暑旅居,拉動消費達1.739億元。
近年來,曲靖沾益圍繞“珠江源頭”這一特色名片,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著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城郊休閑游、紅色文化游、工業遺址游、旅居避暑游等新業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