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高照,微風徐徐。行走在廣袤的永登大地,充滿生機活力的鄉土氣息帶著和煦的春風撲面而來。隨著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持續深入推進,永登縣同步打造40個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提質增效與群眾增收致富同頻共振,書寫著一幅“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時代答卷。
丹霞為脈搭橋梁 文旅融合促振興
依偎丹霞深處的杏花村,神秘幽靜、奇山秀峰,古樸村落別具特色,千畝杏林絢爛清香,杏花春雨賽江南。通海山上仙道佛境皆神奇,農家小院鄉愁濃郁,詩意棲居。
36歲的王文輝,是杏花村返鄉創業大軍中的一員。他精心打造的杏林園生態休閑園,就在水墨丹霞景區主干道旁,雖處于緊鑼密鼓的裝修籌備階段,已帶動近10位村民就業。談及返鄉創業的初衷,他深情地說道:“這兩年看到水墨丹霞景區給家鄉帶來的變化很大,以及地方政府對返鄉創業者的支持,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好。”
杏花村,作為樹屏鎮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僅緊緊依托5A級景區的核心資源,以“水墨丹霞”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項目為引擎,大力發展民宿與農家樂,引領村民增收致富,更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游覽線路,巧妙串聯起杏花村農耕文化園、東溝千畝桃林、龍王池國學研學基地等特色景點,構建起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我們樹屏鎮的‘水墨丹霞’鄉村振興示范帶,串聯著8個行政村。目前,我們的人居環境改造、基礎設施補短板、‘村村萬樹·綠美鄉村’等項目已全面鋪開,預計將于6月底完成打造。”樹屏鎮農業農村發展中心的干部王正香介紹道。接下來,隨著民宿與農家樂的陸續啟用,“水墨丹霞”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建設的推進,樹屏鎮將以其獨特的“丹霞奇觀+國學體驗+科技農業”魅力,吸引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成為永登縣農文旅融合推動鄉村振興的鮮活典范。
環境整治“加速度” 和美鄉村入畫來
自“有機大同”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全面啟動以來,大同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聚焦“五村聯創”目標,以郭家墩省級和美鄉村為樣板,統籌推進王家坪省級和美鄉村、南同城鄉融合示范村、高岑設施農業示范村、青寺種養結合示范村建設,同步帶動鄰近7個村整治提升,著力構建“重點突破、全域聯動”的鄉村發展新格局。昔日“美麗鄉村”的輪廓,正逐漸蛻變成為今日“和美鄉村”的絢麗畫卷。
走進郭家墩村,干凈整潔的步道,錯落有致的四合院分布其間。村道兩旁的墻壁上,一幅幅精美的墻繪映入眼簾,上面書寫著“遇見郭家墩,和美相約,向美而行”的溫馨標語,為整個村莊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觀音泉濕地公園旁三三兩兩的村民或悠然自得地蕩著秋千,或靜靜地站立觀賞,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美好。
“去年以來,我村打造濱水廣場、改造房屋風貌、亮化墻體、鋪設柏油路;今年計劃再種400多株樹,扮靚村容村貌。”郭家墩村黨總支書記龍寶海自信地說道。“我們還計劃依托郭家寨露營基地,打造民宿、露營、漫步、垂釣、野炊、燒烤、采摘、兒童娛樂、篝火晚會、網紅打卡等‘十大亮點’,大力推動農旅產業融合發展,繼續鞏固提升郭家墩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
在大同鎮,除了鄉村風貌大有改觀之外,總投資超過3861萬元的“有機大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面開花。千畝出口商品馬鈴薯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玫瑰鮮切花基地等重點項目都正在穩步推進,形成了有機農業、人居環境、產業融合“三大領域”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 見習記者 包玉霞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