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美國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方關稅豁免。美方的手段,已經眾人皆知。拜登政府企圖蒙騙其他國家,讓他們為美國出錢又出力;而現任美國政府則更進一步,希望他們既能為美國對抗中國買單,又能為“讓美國再次偉大”買單。正因如此,歐盟、日本及其他美國主要經貿伙伴才拒絕向美國屈服,盡管美國政府曾將包括歐盟和日本在內的70多個經濟體歸類到“配合”其關稅政策的陣營。
4月21日商務部記者會消息,中方明確對犧牲自身利益換取美關稅豁免的行為零容忍,堅決反制。這背后,是當前復雜嚴峻的國際經貿博弈局勢。特朗普政府為推動其貿易策略,對七十多個國家喊話,拋出關稅豁免“誘餌”,條件是這些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合作,試圖以“威逼利誘”的方式,拉攏他國構建針對中國的貿易“包圍圈”。
特朗普(資料圖)
彭博社消息顯示,已有數十國和美國展開相關談判,希望借此在關稅問題上獲得美方“高抬貴手”。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的態度十分堅決。中方強調,尊重各國通過正常磋商解決經貿問題,但絕不容忍拿中國利益當籌碼做交易。不管是日本與美國進行閉門長談達成部分共識,還是韓國被要求開啟“一站式購物”談判,又或是越南因轉口問題被美方點名,以及印度、歐盟等在與美貿易談判中涉及的相關動作,只要觸碰中國利益紅線,必然遭到反制。
就拿印度來說,在中國發出警告后,莫迪政府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加征12%臨時關稅。雖然印度官方解釋是為了減輕本國中小企業壓力,但明眼人都清楚,中國是印度主要鋼鐵進口來源,且這一時間點與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印重合。美國媒體透露,萬斯此行除談貿易協議,還有強化圍堵中國的任務,印度此時的動作,很難不讓人懷疑是在向美國示好,想在美印談判中獲取更多利益。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有反制的底氣。一方面,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里的地位難以撼動。以越南為例,其對美順差的商品里,大約三分之一的零部件是中國提供,即便美國想推動“脫鉤”,這些國家的產能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中國。另一方面,中國的反制手段豐富多樣。回顧過往,澳大利亞跟隨美國對華采取強硬態度后,中國對其煤炭、大麥等商品實施進口限制,讓澳方損失超200億美元。這都說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
那些企圖犧牲中國利益換取美國好處的國家,得好好想想后果。歷史經驗擺在眼前,對美國搞綏靖、搞妥協,不僅換不來和平與尊重,還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美國向來奉行“美國優先”,在利益面前,他國利益隨時可以被犧牲。之前就有國家因對美關稅壓力妥協,結果美方得寸進尺,提出更多不合理要求。
特朗普(資料圖)
如今全球貿易局勢緊張,接下來的70多天,眾多國家還會和美國展開貿易談判。中國把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不會允許任何形式的“聯合圍堵”。國際貿易需要公平公正的環境,靠犧牲別國換取短期利益,最終只會破壞全球貿易秩序,讓自己也深受其害。各國應該摒棄短視行為,和中國一道,抵制美國的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穩定,這才是對大家都有利的正確選擇。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國家若為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合作基礎,終將承受反噬,妥協只會助長施壓者的氣焰,唯有堅守公平原則、加強國際協調,才能避免全球貿易滑向“叢林法則”。中方的態度清晰而堅定:合作的大門始終敞開,但沒有誰能靠犧牲中國來換自己一身輕松。中方已經打開天窗說亮話,下一步,就看誰聽得進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