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全國總決賽獎項名單。翠園中學“智安適——基于蜂窩夾層結構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項目,以深圳市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了第十屆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萌芽賽道全國總決賽,最終從全國的數萬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該賽事的全國金獎——創新潛力獎,使翠園中學累計獎牌數達四金兩銀,獎牌總數位列全國第一,金獎總數沖至全國第二!
從深圳到巴黎的破圈之路
更令人振奮的是,羅湖學子這項改變殘障人士生活的設計,2024年8月曾作為中國唯一代表項目入選全球SFT優秀創意項目亮相2024年巴黎奧運會,項目成員陳冠維作為三星全球公益項目之一SFT(Solve for Tomorrow)選定的奧運大使,前往法國巴黎展示,受到奧委會主席巴赫及各國科學家盛贊。國際奧委會官網、新華社、環球日報、中國三星官網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項目成員陳冠維與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面對面交流時,用流利英語闡釋設計理念:“我們要讓科技成為殘障人士隱形的翅膀?!?/p>
六年四金的“硬核”傳承
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是由教育部、中央統戰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單位主辦,其中針對基礎教育設立的萌芽賽道,主要參賽對象是普通高級中學在校學生,其目的是推動形成各學段有機銜接的創新創業教育鏈條,發現和培養創新創業后備人才。
2020年萌芽賽道開賽以來,翠園中學一路高歌——2020年“防燙傷智能安全餐具”和“自動飛行救生圈”2個項目分別獲得第六屆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翠園中學成為全國第一個雙金獎學校;2022年“汛安井蓋”項目獲第八屆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并且作為中學生科創項目唯一代表參加“創擷碩果”成果展,受到教育部懷進鵬部長、吳巖副部長的接見。此次,翠園中學“智安適”項目以全市最高分入圍總決賽再獲萌芽賽道創新潛力獎,離不開翠園科創團隊多年來的努力。
科技不是冰冷的而是讓溫暖照進現實
翠園中學“智安適——基于蜂窩夾層結構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項目,是一款集成式的多功能智能化假肢接受腔,主要搭載了散熱、摔倒警報、步態檢測三大模塊。其最大意義在于提升肢體殘疾者佩戴假肢的舒適度、安全性以及輔助縮短殘疾人初次佩戴假肢的適應期。
“我們不只是做科創,更是做有溫度的改變。”項目指導老師張杰老師說道。目前第二代“智腔”已通過華強集團市場評估,有望實現產品化。當被問及獲獎感受時,團隊成員不約而同提到在義工服務中目睹的殘障人士困境——這正是驅動他們用蜂窩結構編織科技溫情的初心。
團隊成員在為殘障人士服務的義工活動中注意到,傳統假肢接受腔因透氣性差容易引發皮膚疾病,懷揣“改善殘肢人士生活品質”的愿景,他們一起研究開發了一款基于蜂窩夾層調節結構的智能化假肢接受腔。
項目成員走訪深圳殘聯
訪問假肢生產車間
項目成員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我們獲得萌芽賽道的創新潛力獎金獎。高一加入科創工坊社團時,我懷揣醫學夢想,加入智能化假肢接收腔研究團隊。高二接手項目,在張杰老師、楊志軍老師指導下,團隊攻克技術難題,斬獲金獎。感謝學校、老師和社會人士的支持,讓我們將知識應用于實踐。我們會繼續努力,把光照向每個角落!
——何悠然
很榮幸我們的項目在萌芽賽道中獲得全國金獎!這個成果離不開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和隊員們的團結合作。感謝老師在每個關鍵階段提供的寶貴建議,感謝隊員們在無數次實驗和討論中展現的堅持與智慧。這個獎項不僅是對我們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勵我們繼續探索與創新的動力。未來,我將帶著這份收獲,勇敢前行,繼續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陳冠維
非常榮幸能獲得萌芽賽道的創新潛力獎!在高二時,我加入了科創工坊,懷著對編程和前沿技術的熱情,參與了智能化假肢接收腔的研究項目。在張杰老師和楊志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團隊團結合作,克服了一系列技術挑戰,最終獲得了全國金獎。這個獎項不僅是對我們努力的認可,也激勵著我們繼續探索、創新。未來,我將把此成果作為動力,勇敢前行,貢獻我的力量于科技的前沿領域!
——陳道衍
采寫:南都記者 謝粵蕾
供圖:深圳市翠園中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