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連接溝通橋梁,借例分享班級建設
融融春日,與你相約。4月23日,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河海實驗小學“陳旭琴班主任工作室”與綠芽團聯(lián)合活動翩然而至。本次活動通過微論壇探討了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借助兩個案例的經驗分享和問題共解,來學習通過班級文化建設提升學生自律性和利用小組合作管理班級事務,為班主任的專業(yè)成長注入新動能。
微論壇:智匯共鑒
本次微論壇由胡曉春老師主持,現(xiàn)場互動熱烈,智慧火花頻現(xiàn)。工作室和綠芽團成員分享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故事,大家暢所欲言,也都收獲滿滿:有效溝通,可以從溫暖的擁抱開始;有效溝通,可以從平等的傾聽開始;有效溝通,可以巧用家校聯(lián)系本;有效溝通,可以借物喻理......
案例分享:賦能帶班
季曉云老師分享了自己班級的積分管理制度,通過分組策略、獎懲明細、獎勵機制等多角度詳細介紹了自己班級的小組合作管理,孩子們也在這樣細致化的規(guī)劃中一步步走向自律,逐漸掌握自主管理班級事務的能力。
在夏老師的班級,他們民主制定班級公約;借助環(huán)境浸潤與隱性教育營造自律氛圍;通過主題活動與自主管理內化行為;借助評價激勵與家校協(xié)同鞏固自律習慣;班主任示范與細節(jié)教育強化文化認同。夏艷老師正在通過班級文化建設逐漸提升學生的自律性。
導師領航:青藍同心
陳旭琴老師借助一個心理小測試“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通過觀察孩子可能的反應及解讀,引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基于相互的信任。實現(xiàn)有效溝通,尊重是和學生溝通的基石,共情理解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有效反饋可以促進溝通閉環(huán),溝通語言要避免“語言暴力”。怎么進行一對一的有效溝通呢?陳老師結合自身經歷也帶來了幾個小妙招:在談話前要了解學生情況,明確談話目的,選擇合適環(huán)境,調整身體語言;談話過程中以傾聽為主,使用開放性問題,積極地反饋并及時提出建議;談話后要總結談話內容,持續(xù)關注學生。
陳老師還給大家分享了班級的“靜”文化,圍繞空間氛圍布置、功能區(qū)域設計、文化互動與規(guī)則三方面來豐富“靜”文化。在小組合作方面,陳老師從組建中隊的合理分工、選拔隊長和小隊長以及培訓指導上回應小組合作的困惑。
高位引領:殷殷期望
活動的最后,郭校長高位引領,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和老師們的交流分享,真正是“一具體就深刻”。最后,郭校長還傾聽了老師們的困惑,希望工作室通過梳理,解決一線班主任最需要解決的困惑,期待在之后的研討中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本次活動是“綠芽團”賦能青年教師成長的縮影。未來,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河海實驗小學將持續(xù)通過工作室引領、專題培訓等形式,助力新生代教師快速成長,為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