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澳大利亞政府考慮強制收回達爾文港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要知道中國企業以5.06億澳元買下了達爾文港99年的租賃權。中國企業使用達爾文港才不到10年,卻在中美“關稅戰”激烈之時,澳大利亞總理突然宣布要采取一切手段收回該港口。當初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達爾文港后,基地設施擴建、基地維護等費用使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財政壓力驟增。在2015年中企接手前港口年均虧損達270萬澳元,是中企在接手后累計投入超10億澳元對港口實施了現代化改造。
達爾文港是一座怎樣的港口?如果澳大利亞政府單方面毀約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呢?
達爾文港:擁有商業與軍事雙重屬性的深水港口
達爾文港位于大洋洲澳大利亞西北岸,地處阿拉弗拉海與帝汶海交匯處。是北領地首府達爾文市的核心港口,距離赤道僅1400公里。是澳大利亞最接近東南亞的主要城市,也是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唯一交匯點。控制著東南亞至澳大利亞的航運咽喉,年通行商船超 1.2萬艘。
達爾文港距離印度尼西亞約500公里,距離中國廣東省約4200公里,是亞洲通往大洋洲的最短海上通道。向西經印尼巽他海峽直達印度洋,向北經菲律賓海連接東北亞各國港口,向東經珊瑚海貫通太平洋島國。
主要航線有連接中國天津、青島、寧波、廈門等地港口,主要運輸天然氣、鐵礦、鋰礦等資源,2024年貨運量占港口總吞吐量的42%。主要航線還覆蓋了印尼雅加達、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巴生港等樞紐,以集裝箱運輸為主,承擔著澳大利亞北部農產品出口的85%運力。
達爾文港除商業屬性外,還擁有一定的軍事戰略價值。
達爾文港的雷達站可實時監測南海及臺灣海峽動態,戰略價值堪比關島。而且還是美軍第七艦隊的核心補給點,港口15公里范圍內建有永久性軍事基地。駐守約2500名海軍陸戰隊的美軍,年運送戰略物資超200萬噸。達爾文港海可以通過松峽衛星站與美軍基地聯動,形成覆蓋東南亞至西太平洋的三角體系。在2025年美澳聯合軍演中,達爾文港承擔了約75%的兵力投送任務。
如此重要的港口為何會租賃給中國企業呢?
國際投資環境與地緣政治的雙重影響
在201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進駐達爾文港后,雖然每年支付380萬澳元的停泊費,但是港口建設配套的軍用設施與基地維護、擴建等費用高昂。在2015年中國企業接手前,政府累計負債超過1.2億澳元。
中國嵐橋集團在接手后累計投入超10億澳元對達爾文港實施改造,建成了20萬噸級深水泊位、全自動裝卸系統以及南半球最大冷鏈物流中心等設施。港口稅收貢獻從年均虧損轉為年創收1.8億澳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00多個。該港地處馬六甲海峽-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三角海域,是中國80%能源進口的必經之地。
但是達爾文港15公里外就是美軍基地,美國擔憂中國企業的存在可能影響其印太軍事布局。如果澳大利亞單方面毀約,會大大影響其在國際投資環境中的信譽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