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下午,在北京市順義區行政中心的會議室里,十位市民戴著紅綢綬帶,接過了表揚信和獎勵金。一天前的清晨,他們看到順平路潮白河大橋發生火情,不約而同在第一時間報警,為滅火、交通管制等措施爭取了時間。
表彰會現場,一張面孔格外稚嫩,他是18歲的李新鈺,也是第一位撥打報警電話的市民。這個小伙在附近的大排檔做服務員,下夜班后,和店長去河邊釣魚?!?strong>風很大,橋上的路燈突然熄滅。起初我還以為是天亮后的正常熄燈?!彼貞浾f,后來看到了黑煙,還伴著火星子,自己和店長就趕緊撥打了119。
幾乎在同時,圓通速遞的司機張樹魁也報了警。他開著7米長的貨車從南法信到北小營,路過潮白河大橋時看到了煙,但不太明顯?!拔议_大車20多年了,直覺告訴我不對勁。”他說,當時心里挺忐忑,如果不是火災,報錯警可咋辦?“猶豫了幾秒,我還是把車停在路邊,打了110?!?/p>
短短16分鐘內,十位路過的市民撥打了報警電話。他們中有司機、快遞員、公職人員,也有餐廳服務員、環衛職工、網格員和退休居民等——
橋頭村村民李志偉騎著電動車過橋,給孩子送校服,聞到了刺鼻的氣味;河南村村民王紅顏曾經干過建筑行業,看到大橋冒煙,立即意識到可能發生的后果;環衛職工崔金璽忙著去單位卸車,遠遠看到險情就報了警。
“一通報警電話,或許只需幾秒、幾十秒,但正是這看似平凡的舉動,反映了他們的警覺意識、責任擔當和果敢行動,也折射出了城市溫度?!表樍x區相關負責人在表彰會上說。
更可貴的是,大家報警時能準確描述位置、冷靜說明險情,讓救援效率倍增。比如,張樹魁是外地人,不知道這個橋的具體名稱,就將行車記錄儀視頻發給警察。李志偉為了清晰描述地點,報警后又返回大橋附近,為警方發送定位。
劉鳳杰也是報警人之一。清晨,她正背著相機去濱河公園觀鳥,報警后沒有立即離開。“我是順義人,是一名城管執法人員,平時在單位接受了很多應急培訓。到了緊急時刻,我有義務保障群眾的安全,所以就留在了現場?!眲ⅧP杰說,一直等到公安、交通、消防人員和救援車輛來到現場,火情得到控制,她才放心離開。
十位熱心市民中,最年輕的是“05后”,最年長的已經接近80歲。但說起自己為潮白河大橋報警的事,他們的講述都質樸而簡短,稱這是“小事”。“舉手之勞?!蹦暧馄哐?strong>吳文亮說,“換作任何人,都會這樣做。更何況我是一名黨員!”
接下來,順義區將陸續向十位熱心市民所在的單位,以及子女就讀的學校寄送表揚信,讓他們的善舉被看見、被銘記。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