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現在已經是谷雨時節,這也意味著還有十幾左右的時間,就要進入炎熱的夏天了。
谷雨因“雨生百谷”而得名,所以谷雨時節不但氣溫會有顯著的升高,雨水也會比較頻繁,大家感受最明顯的是,前幾天還是35度的高溫晴朗天氣,但自從進入谷雨之后,全國大范圍的雨水天氣就沒停過,這也說明雖然距離二十四節氣的產生已經過了上千年,但它對現今生活依然適用,所以不得不感慨下老祖宗的智慧。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農耕文明,所以它重要的作用就是對農業生產的指導,其中谷雨就是春種的大忙時節,像粳稻、玉米、春小麥、棉花等作物都在此時陸續播種,農諺就有“清明谷雨緊相連,早稻地區種秧田”、“谷雨時節種谷天,南坡北洼忙種棉”的說法。
除了對農事的指導外,二十四節氣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人們日常生活的飲食起居有著重大的指示作用。如谷雨前后是春茶采摘的重要時期,我國民間就有谷雨時節喝谷雨茶的習俗,鄭板橋的詩中就有“正好清明連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間”的描述。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是春夏季節轉換的重要節點,標志著氣候和自然環境的變化,我國傳統文化講究“順時而為”,所以谷雨時節在生活方式和飲食上就會有一些說法和講究
我國民間就有谷雨時節有“三怕”的說法,可具體是哪三怕呢?提醒中老年人要注意,健康入夏。
一怕濕邪入體
谷雨時節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雨水增多,空氣濕度顯著增加。中醫理論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之一,具有重濁、黏滯的特點。一旦濕邪侵襲人體,可能引發或加重四肢沉重、關節疼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頭發皮膚油膩等現象或癥狀。對于本身就有關節炎、風濕病的中老年人來說,谷雨時節往往癥狀明顯加重。
所以谷雨時節要格外注意室內的干濕情況,天氣晴好的時候,衣服被褥要及時晾曬,日常也可以多吃一些健脾除濕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山藥、冬瓜,與此同時也要少吃一些甜膩寒涼的食物,如冷飲、冰激淋等。
二怕情緒激動
春季對應五臟中的肝臟,谷雨時節自然界陽氣升發達到高峰,人體肝氣也最為旺盛。中醫認為,若情緒過度激動,如暴怒、焦慮、抑郁等,會很容易導致肝氣疏泄失常。"肝主疏泄",肝氣郁結或肝陽上亢就有可能導致血壓波動、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癥狀。
其實不管是谷雨時節,還是其它節令,中老年人都應該盡可能的保持心態平和,遇事不要過于激動。除此,在日??梢赃m量吃一些芹菜、菠菜、菊花、枸杞等具有平肝潛陽作用的食物。與此同時,要限制高鹽、高脂的飲食,盡可能的控制下體重,俗話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
三怕不運動
像前面所說,谷雨時節氣候濕潤,自然界陽氣升發趨于旺盛,人體氣血也隨之向外舒展,《黃帝內經》中就強調“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指出春季需通過適度運動配合陽氣升發。若久坐不動,陽氣無法舒展,會出現《諸病源候論》所述 “久坐傷肉,久臥傷氣”,表現為乏力、肢體困重、精神萎靡。
但谷雨時節運動也有講究,要遵循“動以升陽,緩以養氣,汗以祛濕” 的原則,所以要選擇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方式,如八段錦、太極拳、散步等方式,以避免大汗淋漓耗傷氣陰。時間上最好選擇在清晨 5-7 點或是下午 3-5 點,夜晚9點后就要避免劇烈運動了,《養生延命錄》就有說明:“暮時陽氣收斂,勿擾動筋骨”。
谷雨時節是春夏過渡的關鍵期,中老年人要牢記"三怕",以健康的身體迎接生機勃勃的夏季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