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這件事兒,其實非常不劃算,各位能理解嗎?
很多人不明白,覺得打工天經地義,甚至認為打工是最穩定的選擇。但實際上,打工存在很大風險。打工時,每一分收入都需要付出時間,也就是說,它的邊際成本是恒定的。正因為如此,僅靠打工很難實現財富積累,更別提賺大錢了。而且,未來要么面臨退休,運氣不好的話,還可能遭遇裁員失業。一旦這種情況發生,收入直接歸零,如果沒有足夠的積蓄,生活就會陷入困境。
為什么現在很多人選擇做直播、做短視頻?就是為了降低收入的邊際成本。當邊際成本降低,每賣出一件商品或一份服務,不需要再投入大量時間,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財富的持續累積,進而實現“不工作也有收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稅后收入”。這其實就是經濟學里一個非常基礎的概念——邊際成本。
說到經濟學概念,還有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沉沒成本。舉個例子,你給孩子報了一個培訓班,上了兩年多發現沒什么效果,這時候要不要停課?很多人在做決定時,不是單純考慮當下是否該停,而是想著“我已經花了兩年的錢了,現在停掉太不劃算了”。結果為了之前投入的成本,又繼續花了三年,浪費了更多錢,這就是沉沒成本。
再比如,做一份無聊的工作,有人勸你換工作,你卻想著“都干習慣了,再熬一熬,馬上就能當處長了”,結果一直熬到退休。還有炒股時,股票賠錢卻舍不得賣,總覺得“已經賠了這么多,賣了就虧定了”,這些也都是沉沒成本在作祟。
經濟學包含豐富的概念和知識,以經濟學教材為例,通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講微觀經濟學,聚焦企業和個人層面;下冊講宏觀經濟學,探討政府行為以及整個社會的宏觀經濟運行。當你學習了經濟學知識后,看待世界的視角會更加清晰。你會從效用和成本的角度,去理解和判斷人們的行為邏輯——其實每個人的行為背后,都有其經濟學意義上的考量。
有人可能擔心看不懂經濟學相關的內容,其實不用擔心。我一直和大家分享一個理念:買書就該買有點難度的。沒難度的書,讀起來收獲有限。即便一開始看不懂也沒關系,可以慢慢琢磨,在這個過程中,你對世界的認知也會逐漸加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