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是肯尼迪擔任總統的第三年,為了次年的競選,他攜妻子多地訪問拉票,為連任做準備。
在他來到共和黨的大本營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意外發生,肯尼迪還在敞篷車中和民眾打招呼,眾目睽睽下遭遇槍殺,當場身亡。
肯尼迪身亡后,兇手很快浮出水面,然而,美國官方還未對兇手進行審理,兇手也被槍殺,連帶著兇手周圍一連串的人或死或傷,讓肯尼迪刺殺真相掩埋在歷史的長河中。
直到30年后,美國方面公布了相應的細節,人們才明白肯尼迪遇刺幾乎是必然的,他的結局早已注定,肯尼迪成為美國總統后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惹下殺身之禍?
肯尼迪遭遇槍殺
“砰砰砰!”
連續三聲槍響為正在歡呼的達拉斯市民眾按下了暫停鍵,時任美國總統的肯尼迪頭部的血液緩緩滲出,笑容定格在臉上,敞篷轎車讓周圍的民眾目睹了他的死亡現場。
眾目睽睽之下,肯尼迪遭遇槍擊身亡,救護車來的很快,肯尼迪開始接受治療,在他遇刺一個多小時后,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公布了他的死訊。
事實上,在槍擊現場他就已經死亡,急救更像是走流程,無法賦予他已經流逝的生命。
這一天對肯尼迪本應該是開心的一天,這是他時任美國總統的第三年,因來年要開啟美國大選,他便開始為拉票做準備。
在此之前,他已經去過美國多個地區拉票,這次他來到了得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他到來之前,達拉斯的很多民眾已經在準備歡迎他。
為此,肯尼迪特意選擇了一輛敞篷轎車,這樣在車里也能夠和達拉斯人民進行互動,然而,這輛車最終卻成為了他的身亡之地。
無從調查的案件
肯尼迪的死訊宣布后,美國警方開始出動調查,最終鎖定兇手奧斯瓦爾德,在他被抓捕時,他還在家里吃飯,根本沒有任何一點逃跑的意思。
經過美國警方的調查后,發現:
奧斯瓦爾德本人曾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是狙擊手,槍法過人。FBI調查發現,奧斯瓦爾德長期迷戀共產主義,曾移民蘇聯居住了2年,并長期對古巴革命報以同情。
再加上“豬灣登陸”事件,奧斯瓦爾德對肯尼迪的不喜幾乎到達頂峰,這也是奧斯瓦爾德刺殺肯尼迪的原因之一。
而后,警方逮捕了奧斯瓦爾德,并對他進行了簡單的審訊,確認他就是槍殺肯尼迪的人后,便將他進行轉移,送去華盛頓進行最終審訊和判決,一路上警方做了非常嚴密的準備,就在奧斯瓦爾德到達監獄門口,轉移成功時,他也遭遇槍殺,失去生命。
作為肯尼迪刺殺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奧斯瓦爾德就這樣失去了生命,關于刺殺的真相也無法從他口中得知。
美國警方因此震怒,開始對奧斯瓦爾德的死亡進行調查,最終查到了一個神志不清的小商人魯比身上,卻無法得出有效結論。
不僅如此,其他被牽連進肯尼迪刺殺案中的一些人員也都沒能夠落個好下場,無論是證人還是其他人,基本上都會遭遇一些不太好的意外。
嫌疑人和證人的相繼離世,讓肯尼迪刺殺案的調查變得更加困難,為了能夠給公眾一個交代,該案件花費了1年時間進行多方調查,并出具了一份《沃倫報告》,詳細寫明了肯尼迪案件始末。
這份看似花費了大量時間和人力才得到的趨近于真相的調查其實疑點重重,例如:肯尼迪被槍殺時根據子彈的位置和現場人員目擊,應該是個刺殺小隊進行配合,多方位槍擊肯尼迪,在《沃倫報告》里,刺殺的兇手卻僅僅只有奧爾斯瓦爾德一人。
當時,雖然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但并未得到回應,甚至一些想要繼續進行調查的記者也遭遇警告,這件事情最終也就成為了美國懸案之一。
真相曝光
隨著時間流逝,30年時間一晃而過,由于冷戰原因,美國所掩蓋的秘密多次被曝光,其中就有關于肯尼迪刺殺案的相關細節,也證明了他的死亡并不僅僅是奧斯瓦爾德對他個人的仇恨和不喜。
首先就是肯尼迪在競選總統期間,肯尼迪的父親利用家族影響力作弊,導致肯尼迪這個花花公子以微弱的優勢獲得了競選勝利,成為了美國總統。
而肯尼迪的競選對手是共和黨的尼克松,在競選時,其實就已經有了關于肯尼迪競選作弊的消息,但尼克松還是非常有風度認可了此次總統競選結果。
這對共和黨而言,不亞于肯尼迪直接將巴掌抽在了他們臉上,他們對此自然十分不滿。
如果說肯尼迪父親幫兒子作弊,是肯尼迪無法阻止的情況,那么,肯尼迪在上任總統后的政策更是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例如稅制改革、對外政策以及市場比例調控,這對于美國一些財團的利益將會造成影響,更別說他還發行了“白銀美金”,這直接觸動了美聯儲的利益,也招惹了更多財團對他的不喜和厭惡。
后面肯尼迪無心越南戰爭,美國財團將失去一次大發戰爭財的機會,這些疊加在一起,大幅度影響到了美國多個財團的利益,自然對他的容忍度也就變得越來越低。
肯尼迪的改革政策得到了美國民眾的喜愛,卻得不到美國實權階層的太多支持,作為美國總統中,比較年輕的總統,肯尼迪除了在其他方面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對于蘇聯表現的一樣強硬。
古巴導彈危機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不是雙方控制的比較好,一旦失手的話,美國和蘇聯可能會再次開啟熱戰,這對于當時的美國而言,是并不想看到的結果,因此美國軍界對于這位“年強氣盛”的總統也就并不太看好,甚至是看不順眼。
不難看出,肯尼迪這個總統一路走來也失去了太多人的幫助,最終導致他走向了死亡的結局,而在他遭遇刺殺后,他的弟弟也曾參與過總統競選,同樣遭遇刺殺,直到肯尼迪家族脫離政治中心,一切得以結束。
參考資料:
1.《科學家破解肯尼迪遇刺謎團》,佚名
2.《謎一般的殺手──影片《肯尼迪遇刺記》的背景》,愛.杰.愛潑斯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