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嚴明會
4月24日,以“讓老年人住得更好”為主題的“2025中國銀發人居發展大會”在上海舉行。專題》》
本次大會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聚焦銀發經濟下老年人居住的核心議題,在社會關注“養老”的基礎上,著重滿足銀發人群“享老”“樂老”等多元化需求,凝聚行業力量探索銀發人居高質量發展路徑。
大會得到上海市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協會、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上海市虹口區民政局聯合協辦的大力支持,并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康養分會、克而瑞漾美、中房研協、中房優采共同承辦。樂居財經進行了全程傳播。
樂居財經將他們的觀點與分析整理如下:
中國房協張其光:銀發人居不僅是房子的空間載體,更重要的是衍生出大量養老服務
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也是適應我國人口老齡化催生的新賽道。房地產業可以為這項工作做點什么,如何結合房地產行業的實際,探討一條中國發展銀發人居的新型的道路,正是本屆大會的議題“銀發人居”。
銀發人居是一個新的概念,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很多政策需要突破。
首先,要清晰界定銀發人居的概念,三個要素:群體、居住、服務;第二,要細分業務形態;第三,要組織協同攻關。
1、銀發群體面向的客群應該是全部涵蓋的。我們是面向全體銀發群體。
2、我們解決的重點是面向全體銀發群體如何解決居住問題。因為隨著人的年齡的增加,對居住的依賴度會越來越高,在這個情況下,居住變得越來越重要。
3、這些銀發人居不僅僅是房子這樣一個空間載體,而且更重要的是衍生出大量的養老服務。
上海市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協會會長李勇:中國老齡化是推動社會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
中國老齡化不僅是一項挑戰,更是推動社會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契機,龐大且持續釋放的市場需求與增長潛力,將推動中國銀發產業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增長點。銀發人居與養老事業、老齡產業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互動關系,在政策、經濟、社會和技術層面上的關系更加密切。
劉元春:銀發經濟是改變結構性問題、解決當前周期性問題的著眼點
中國步入到老齡社會,老齡人居是社會建設老有所養重要的載體,同時也是我們銀發經濟對于健康持續的一個核心載體。
對于銀發經濟,老年服務、老年用品、老年健康、銀發文旅做了很多的研究,證明這是我們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從理論上來研究,銀發經濟不僅僅是福利體系、社會主義現代化體系建設的核心部分,也是我們改變結構性問題、解決當前周期性問題的一個著眼點。
這個著眼點能夠通過機制體制的設計,實現它自我的循環和自我的發展,而不單單像很多人講銀發經濟是一種成本經濟、負擔經濟。因此,在這個上面需要我們有更寬的視野,有更好的一種戰略理念,來定位我們在銀發經濟上面的一些戰略舉措。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吳玉韶:銀發經濟是最確定、最穩定的大產業
吳玉韶分享了《銀發經濟政策評估和產業發展研究》學習體會,第一,老齡社會與銀發經濟發展;第二,銀發經濟的六大重點領域;第三,銀發經濟大潮下的企業策略。
第一,老齡社會與銀發經濟。銀發經濟是我們經濟發展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銀發經濟可以概括為9個字,最確定、最穩定、大產業。首先老齡化是確定的,銀發經濟是確定的。第二,最穩定,銀發經濟不會大起大落,它是穩定漸進,可以做成長壽企業、百年老店。第三,它是一個大產業,老年人口不僅僅是數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結構發生變化了。
第二,銀發經濟的六大重點領域,包括銀發健康服務業、銀發居家服務業、銀發適老環境業、銀發制造業、銀發精神文化業、銀發金融業。
第三,銀發大潮下企業策略,包括堅持用新理念引領、堅持長期主義、堅持需求導向、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四化”發展、堅持服務為本。
銀發經濟的本質是一個服務經濟,做好服務的關鍵在于人。銀發經濟養老,人才是問題。做好人才的儲備,練好內功,這是企業的長期致勝之道。
《2025中國銀發人居發展報告》發布,八大場景讓銀發人群“住得更好”
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康養分會會長周忻重磅發布《2025中國銀發人居發展報告》,為中國老齡產業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報告首次系統提出“銀發人居”概念體系,以前瞻性視角揭示: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銀發經濟規模即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其中銀發地產作為銀發經濟的核心支柱產業,從單一的養老功能,向構建“住得安心、活得舒心、融得進去”的全維居住生態轉型升級。
報告對銀發經濟相關概念進行了精準界定:銀發經濟是圍繞老年人需求,提供產品與服務的經濟活動總和;養老事業以政府為主導,側重公益性與普惠性的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而銀發地產作為銀發經濟的關鍵板塊,聚焦全齡老人的多元需求,與傳統滿足單一養老需求的養老地產形成顯著差異。
“銀發人居”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以老年人實際需求為導向,通過科學的空間設計、完善的服務配套與創新的社會治理模式,致力于打造適宜老年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生態,不僅如此,還將帶動銀發經濟十大產業協同發展,成為銀發地產的延伸與升華,其愿景與使命直指“老有所居、老有所享、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理想養老境界。
銀發經濟雖起步晚,但潛力巨大。正如中國經濟發展歷程中誕生了無數享譽國內外的名企、名牌與名品,在新興的銀發經濟藍海中,同樣將崛起一批具有行業引領力的企業,打造出備受認可的品牌,推出滿足老年群體多元需求的優質產品。從適老化智能家居到康養服務品牌,從老年服飾到健康食品,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在積蓄力量,等待破繭成蝶,成為銀發人居發展進程中的閃亮名片,鑄就榜樣的力量。
《2025中國銀發人居發展報告》為銀發人居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行業的發展,銀發人居將從理念走向現實,從零星探索邁向規模化發展,為銀發人群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房協康養分會秘書長姚春蘇:銀發人居產品力要看到市場真實的需求
產品力就是通過滿足消費者的欲望,來產生購買的需求。對于銀發人居中講到的產品力來說,要看到市場真實的需求在哪里。
他對北京老年的居住需求做一個調查,發現北京77%的老年人居住在1998年以前建成的住宅中,在二環、三環,當然它優勢很明顯,交通、服務、出行、教育配套都很好,過去很好,現在有問題了。為了更好的滿足養老的需求,一部分老人選擇把原來的房子賣掉,改善養老的空間和養老的環境,另外一部分老人選擇聘請家庭的保姆,還有一部分迫切需要就近提供一些專業服務機構來承擔。
旅居不是第一居所,是第二第三居所,旅居一定要有吸引人的地方。
克而瑞漾美總經理王秀玲:銀發人居最突出的特點在于極致服務
用DeepSeek和豆包去搜,銀發人居很難有相關的一些很詳細的大家覺得有信服力的解釋,因為銀發人居是很新的概念。
有一點非常突出,就是極致的服務,很多企業走到今天,模式越來越成熟。另外,資源的整合能力、模式的創新能力,這是普遍的特征。
大家越來越注重交互體驗、跨界協同,這兩個越來越明顯,很多企業在這個方面專門設了市場拓展團隊,包括跨界整合,也愿意和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進行協同,這個特點是非常明顯的。
任何事情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有很多問題,我們奔著解決問題的方式,大家集思廣益,越來越多好的模式、有趣的模式、創新的模式、落地的模式越來越多。
圓桌對話
“銀發安居——讓老年人住得更好”邀請了綠地康養集團總經理李莉、江蘇康緣頤養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康緣養生谷院長潘嘯、北京壽山福海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凱安、巴馬世紀養生園副總經理李宗臣,聚焦優秀項目經驗分享。
“賦能銀發經濟,共筑銀發人居”邀請了向陽院總經理湯鈞、樂灣科技副總經理梅陳、上海國藥康養總經理徐亞峰、江蘇九洲集團溧陽國際康養城執行董事何濤、GN棲城設計/董事合伙人管軼群,探討服務商協同發展路徑。
“銀發安心構建社區養老服務網絡”邀請了綠城椿齡副總經理周怡伶、銀川中房物業集團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張平、吉林省凱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集團副總經理林長和、新大正物業醫養事業部總經理崔秀巒、江蘇恒通物業總經理崔慶華,則圍繞物業與養老的融合模式展開研討。嘉賓們從專業視角各抒己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銀發人居2024年度經典案例推薦
會上,“中國銀發人居2024年度經典案例推薦”正式揭曉。以下項目憑借在銀發人居領域的突出表現獲得大會組委會推薦,進入首批“中國銀發人居經典案例”推薦名錄:
山東普澤大健康產業園、太保家園.大理國際樂養社區、廣西巴馬世紀養生園、向陽院長者公寓(田林院)、石景山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北京首開寸草望京院、保利·上海和熹會、南京·心頤薈、昆侖邸·聯洋信福康養社區、耘林生命公寓·錫海珈苑、復星·星堡中環養老公寓(二期)、中鐵·春臺、泰康之家燕園、南京頤養中心、頤泰興園健康城、康緣養生谷、杭州西湖區翠苑一區、白鷺灣小鎮。
附,榜樣的力量——“中國銀發人居2024年度經典案例推薦”以及中國銀發人居推薦項目企業及服務運營商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