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鼻涕流個不停,時間一長就成了鼻炎?”中醫兒科臨床觀察發現,十個小鼻炎患者里,至少有九個是因感冒遷延不愈而導致。
這背后的原因,與肺脾密切相關。
- 感冒初期,外邪侵襲肺衛,孩子出現打噴嚏、流清涕等癥狀。此時若能及時解表散寒,癥狀很快就能緩解。
- 但不少家長只關注退燒止咳,忽略了驅散外邪,導致風寒郁閉在肺竅,形成反復鼻塞、流涕的鼻炎癥狀。
- 更關鍵的是,感冒期間脾胃功能本會影響。孩子病中會食欲下降,家長卻急著進補,反而加重脾胃負擔。
針對這種情況,中醫調理講究"標本兼顧"。急性期以宣肺通竅為主,緩解期則重在健脾化濕,切斷鼻炎反復的根源。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兒科專家陳治珍,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改善。大家可以先點贊轉發關注,以免用時找不到了!
說到健脾化濕湯,這是兒科常用的經驗方。具體組成很有講究。
若鼻涕黃稠加黃芩5克,鼻癢明顯加防風5克,但需在醫師指導下調整。
健脾化濕湯
茯苓15克健脾滲濕,為君藥;白術10克燥濕健脾,為臣藥;佐以陳皮5克理氣化濕,使以砂仁3克醒脾開胃。
這個搭配"補而不滯,燥而不傷"。茯苓淡滲利濕而不傷正,白術健脾燥濕力度溫和,陳皮砂仁芳香醒脾,促進運化功能恢復。
這碗湯它不從鼻子直接治療,而是通過恢復脾胃功能來間接改善鼻炎。
脾土健運了,能充分化生水谷精微;肺氣充足,鼻竅得到濡養,自然恢復通暢。
堅持服用兩周,孩子不僅鼻炎好轉,胃口、面色、精神狀態都會有明顯改善。
真實病癥案例分享
這里分享一個典型病例:5歲的樂樂反復鼻塞半年,晨起噴嚏連連,睡覺張口呼吸。追問病史,原來是最初的一次感冒后沒徹底好透。
檢查可見鼻黏膜蒼白水腫,舌淡苔白滑。辨證屬脾虛濕困,肺竅失養。
陳治珍主任決定先用蒼耳子散加減宣通鼻竅,癥狀緩解后改用健脾化濕湯調理。一個月后鼻塞消失,食欲增強,連眼下青影都淡了不少。
孩子鼻炎反復發作,病根往往在脾胃。
感冒痊愈后的調理窗口期非常關鍵,此時煮一碗健脾化濕湯,既能清除殘余病邪,又能強壯脾胃,防止鼻炎卷土重來。
作為家長,抓住這個時機,比后期反復應對鼻炎發作要省心得多。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更多家長遠離鼻炎的困擾!記得點贊、關注、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