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日的暖陽透過窗玻璃,灑在一本本充滿奧秘的科普讀物上,廣元市實驗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在教室、在家里、在圖書館開啟了一場奇妙的科學探索之旅。在“學科學 愛科學”科普讀物插畫繪制的活動中,我們以書為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用畫筆將眼中的科學世界定格成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活動伊始,孩子們一頭扎進科普讀物的世界。從浩瀚宇宙中閃爍的星辰,到微觀世界里奇妙的細胞;從神奇的自然現象,到前沿的科技成果,每一頁文字都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對科學的好奇之門。課間、午休、周末,總能看到我們捧著書本,時而皺著眉頭思考,時而興奮地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新發現。
閱讀積累的知識,在我們的畫筆之下幻化成了五彩斑斕的插畫作品。我們用鮮艷的色彩描繪出火箭沖破云霄,飛向神秘宇宙的壯麗場景,火箭上還印著自己設計的 “未來科技公司” 標志,這不僅展現了對航天科技的向往,更寄托著成為科學家,探索未知宇宙的夢想;我們將微觀世界里的細胞畫得活靈活現,細胞們像一個個小精靈,在身體里忙碌地工作,原來他們是想通過這幅畫,讓大家了解生命的神奇與奧秘;我們構思出了未來的智能城市,高樓大廈會 “呼吸”,汽車在空中有序穿梭,機器人在街道上服務,充滿想象力的畫面,是我們對科技改變生活的美好憧憬。
這些插畫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繪畫,更是我們對科學理解的獨特表達。每一筆線條,每一種色彩,都凝聚著我們閱讀時的專注與思考,飽含著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我們用稚嫩的雙手,描繪出心中的科學藍圖,也在創作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當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科學插畫在講臺上展開時,我們的眼睛亮了,那是屬于科學與藝術的奇妙共振,是知識在畫紙上悄然發芽的聲音。
“這是我畫的蝴蝶完全變態發育!”三班的小雨舉著畫紙蹦跳著,翅膀上的磷粉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她用漸變色描繪蛹殼破裂的瞬間,幼蟲的絨毛與成蟲的觸須同樣精致:“你們看,蛹里的蝴蝶正在長出虹吸式口器呢!” 講臺下立刻響起此起彼伏的驚嘆,像一群小麻雀在討論新發現的寶藏。五班的明軒則帶來了《細胞的秘密花園》:洋蔥表皮細胞被他畫成透明的水晶宮殿,葉綠體像綠色的小精靈在細胞壁間跳躍?!拔矣脽晒夤P給線粒體描了邊,這樣它們就像在細胞里發電的小太陽!”他的講解讓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化作觸手可及的童話,連窗外的玉蘭樹似乎都在靜靜聆聽。
在這場特別的分享會上,畫紙不再是簡單的載體,而是我們通往科學世界的任意門。我們在畫末寫下:“如果螞蟻有顯微鏡,它們眼中的世界會不會也像我們看宇宙一樣神奇?”這些充滿童趣的思考,讓嚴謹的科學知識有了溫度。我們在描繪火山噴發時,巖漿里藏著閃爍的星星 —— 原來理性的科學規律,也可以在童真的濾鏡下綻放出夢幻的光彩。
那些被小心收進畫夾的作品,終將成為童年最特別的注腳:它們是觀察自然的眼睛,是探索未知的勇氣,更是科學啟蒙路上閃爍的星光。
這次“學科學 愛科學科普讀物插畫繪制”的活動,就像一顆種子,種在了我們的心中。畢竟,宇宙的浪漫,從來都藏在善于發現的眼睛里,和敢于描繪的手底下。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顆種子會在知識的滋養下,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科學之花!
供稿:周建蓉
編輯:王瑋瑋
初審:李利蓉
復審:佘慧蓉
終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