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在談”的謊言陷阱,是第二輪關稅戰的開始
特朗普的“與中國在談”的謊言陷阱,是拿捏外國人的“七寸”
引言:
“與中國在談”,本質上是美國“關稅戰”失利后的“二次作戰預案”。特朗普政府在貿易領域的行動有著多重謀劃,首輪是赤裸裸揮舞“關稅大棒”,如今則轉向“關稅詐騙預案”。為何美國要構建這樣一個“世紀”謊言體系?其背后的目的值得深入剖析。
觀點一:
中國是美國的重要貿易對象國,在特朗普的全球關稅大戰中,中國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中國作為全球備受信賴的國度,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是發展中國家的引領者,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緊密關聯著全球經濟的脈絡 。
以中國的光伏產業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和出口國。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加征關稅后,中國光伏企業的出口訂單量大幅下滑。但與此同時,這也促使中國光伏產業加速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而且,中國光伏企業開始積極開拓歐洲、亞洲等其他國際市場。歐洲一些國家抓住機會,加大與中國光伏企業的合作,推動本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表明,中美之間的關稅政策變動,不僅影響兩國相關產業,還波及全球清潔能源產業布局和發展。
再看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征關稅,美國國內鋼鐵企業短期內看似獲得了一定的保護,訂單有所增加。然而,美國下游制造業企業卻面臨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像汽車制造、機械加工等行業,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這又導致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下降。而中國鋼鐵企業則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等方式,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這充分體現出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關鍵地位,一舉一動都牽一發而動全身。
觀點二:
中國是美國在這次全球關稅大戰中,想象里最重要且最想壓制的對手。特朗普推行所謂貿易政策“2.0版”時,企圖迅速達到某些效果,他想用這種方式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意思就是美國自認為不夠“偉大”了,所以要再度走向“偉大”,而他們覺得不“偉大”的原因,竟是認為中國影響了美國。所以他們首要針對的,就是中國這個他們眼中的“頭號對手”。于是美國瘋狂地對中國征收巨額關稅,妄圖置中國于不利境地,同時以此威懾其他國家,讓全世界在其關稅大棒下屈服。而中國早就識破了特朗普政府的陰謀,果斷對美國采取了強硬且對等的反制措施,而且中國的反制措施更加嚴謹、規范且富有策略,一系列舉措讓美國猝不及防、啞口無言,這是特朗普始料未及的。特朗普再次活躍于政治舞臺,變得愈發狂妄,他覺得憑借自己的“能言善辯”就能輕易壓制中國,可結果是他的狂妄自大、極限施壓策略失效,美國人的傲慢與目中無人害了他,從另一角度看,特朗普的無知既害了自己,也給美國民眾帶來負面影響。他本以為能輕易打壓中國,沒想到遭到中國強有力的反擊。
從實際數據來看,自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發動關稅戰以來,美國的貿易逆差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持續擴大。2016年美國貨物逆差規模為7600億美元 ,到2024年已飆升至1.21萬億美元。美國政府本以為對中國加征關稅,能減少進口,促進國內制造業發展,推動制造業回流。但現實卻是,美國制造業企業成本大幅增加,許多企業為了維持運營,不得不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的服裝制造業,原本依賴從中國進口大量物美價廉的服裝產品。加征關稅后,美國服裝企業從中國進口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轉向東南亞國家采購,并沒有實現制造業回流美國的目標。
而中國面對美國的無理打壓,采取了強硬且精準的對等反制措施。中國對美國農產品、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直擊美國農業州和汽車產業。美國農業遭受重創,大量農產品積壓滯銷,農民苦不堪言。像美國的大豆,原本大量出口到中國,中國加征關稅后,美國大豆在中國市場份額被巴西等國搶占。美國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大幅下滑,通用、福特等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市場份額逐漸縮小。中國這一套反制“組合拳”,打得美國措手不及,充分彰顯出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的決心和能力。
觀點三:
“與中國在談”,特朗普實則是要構建一個謊言體系,這個體系充斥著話術陷阱和認知作戰。特朗普政府在遇到中國這個強勁對手后,關稅大戰進展不順,還引發世界各國的連鎖反應,也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美國肆意加征關稅本就不公平,違背世界意愿,是挑戰WTO國際秩序的錯誤行徑。而中國強硬的對等還擊,為世界各國樹立了榜樣,在特朗普眼中中國這是在“出風頭”。于是世界各國紛紛向堅決反制的中國看齊,抵制和反擊美國的關稅戰。這讓美國疲于應對,導致國內物價飛漲,經濟秩序混亂,股市受挫、信用受損。如果不及時改變,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或許會再次上演。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政府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蒙蔽眾人,先拋出“與中國在談,而且結果會很好”的話術,再構建“陷阱”,誘使世界各國繼續與美國談判,這就是特朗普的欺詐手段。其目的是企圖實現課征“關稅”的陰謀,讓美國再次“偉大”,平息美國國內不斷涌現的民眾反對浪潮,安撫那些反對特朗普的民眾情緒。
比如歐盟,在面對美國對其汽車等產品加征關稅威脅時,一方面與美國展開談判,另一方面積極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歐盟企業也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布局,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日本同樣如此,盡管與美國保持著同盟關系,但在貿易問題上,也開始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加強與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避免過度依賴美國市場。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也在貿易政策上做出調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積極拓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合作。
這一系列抵制行動讓美國防不勝防,國內物價高漲,經濟亂套,股市與信用崩盤。特朗普為了挽回局面,利用“與中國在談,而且結果會很好”這種話術,企圖構建陷阱,讓世界各國放松警惕,繼續與美國談判,從而完成其課征“關稅”的陰謀,平息美國國內民眾的反對浪潮。但這種詐騙術終究難以得逞,世界各國已逐漸認清美國的真面目,不會輕易被其謊言所迷惑。
一句話總結
與中國在談”的謊言陷阱,第二輪關稅戰預案開始,美會輸得更慘!因為紙包不住火,謊言會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