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文化,即清廉文化。是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為人民服務,清白做人的精神。廉潔文化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清正廉潔的故事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歷史如何發展,時代怎樣變遷,敬廉崇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永遠是時代的主旋律。
歷史中的清廉故事
羊續懸魚 拒絕禮饋
東漢時期,廬江太守羊續從不請托受賄、以權謀私。有一人叫焦儉, 為人正直,有一天,他看見羊續生活得太清貧,便給他送了一條活鯉魚來。面對這條“禮魚”,羊續左右為難,無奈只好暫且收下。但等焦儉一走,他就讓人把魚掛在庭檐下,再也不碰它。這件事情傳開后,大家都為羊續的高風亮節所折服,都不敢禮賄他了。因此,當地百姓都敬稱他為“懸魚太守”。
于謙拒禮 兩袖清風
明朝于謙曾在河南做官,按當時的規矩,地方官員每年都要進京接受考察。這一年輪到于謙進京,手下的人攔住他說:“您什么都不帶,進京不送禮什么事都辦不成。”于謙笑著提起兩只袍袖風趣地說:“這就是我要帶的東西。”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來源:昌吉州黨委網信辦
編輯:王 威
監審:羅 青
終審:吳 濤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發布網信政務信息
解讀網信政策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