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南京雞籠山下光影流轉、絲竹聲聲,南京世界文學客廳迎來了開館三周年紀念日。由南京民族樂團、世界文學客廳聯手打造的文學演藝新場景“文都樂社”同步啟幕,讓觀眾沉浸式感受詩詞與音符的翩然起舞。
步入文學客廳大門,觀眾跟隨“文學人物”引領,進入主廳展覽空間?!妒勒f新語》與阮、《千字文》與笙、《牡丹亭》與昆笛、《桃花扇》與琵琶……展廳內民樂器與傳世名著并置,帶領觀眾回溯文學史上文樂交融的經典瞬間。踏入連廊市集,民樂團的八音文創、大夢紅樓的非遺漆扇、十竹齋的彩色箋畫、文學之都的博物館護照等文創集中亮相,打造文都生活新方式。
絲竹民樂,文學名篇,串聯文都南京綿延文脈。走進演出空間,庭院舞臺如中國古代畫卷一般鋪陳開來——樂手們散布于亭臺、水廊、曲橋間,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欣賞到獨一無二的絕美意境。
庭院后方建筑幕墻宛如古籍書頁泛著絹黃色,光影躍動,文學詩詞隨著絲竹樂聲流轉變換,傳遞“文學之都”獨特的浪漫。游客張鈺琪說:“我和媽媽剛從雞鳴寺出來,就被文學客廳外側的‘陽臺音樂會’所吸引,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顛覆了我們對民樂演出的傳統印象。走進來后,發現里面別有洞天,不僅有展覽、市集,還有‘庭院音樂會’?!?/p>
“三年間,文學客廳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學活動,在一次次的策劃中,團隊發現,音樂不僅可以獨立抒發情感,還可以額外賦予文字情感,能夠引起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共情與共鳴?!蹦暇┦澜缥膶W客廳負責人介紹,中國文學與中國民樂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樂的發展與文學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將兩者整合并置,讓每一部樂曲背后都有一部文學作品,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據悉,文學客廳將以三周年為起點,持續深化創排新曲目,以“小劇場”形式常態化開展“文學+音樂”演出。
蔣心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