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濕氣之所以這么難纏,就是因為它不分季節,不分體質,不分男女,不會自愈,隨時趁虛而入,而“十人九濕”也是這個原因。
濕氣是什么?
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是中醫最重要的一個常識。濕就是身體的垃圾,是粘滯的臟東西,體內有垃圾,必然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濕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例如多雨的氣候和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外濕);另一個是人體的氣機運行過慢過緩,形成了壅滯而產生的濕邪(內濕)。
濕氣重會出現哪些癥狀?
1.關節僵硬
如果一個人身體內的濕氣太重就會導致濕邪進入到關節部位,身體內留有寒氣,會導致寒濕在關節部位相遇形成濕寒,損傷關節部位的健康,
長時間下去就會形成四肢僵硬的現象,嚴重的還會影響到正常的活動。
2.大便粘稠
濕氣重的人糞便很難成形,還會粘連在馬桶上,想要用水沖干凈也是非常困難的。
這種癥狀多數是由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引起的,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會導致寒氣入侵到身體內,出現大便粘連的現象。
3.舌苔厚口氣重
如果早上起床之后總覺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內的異味即便通過刷牙也沒有很好地改善,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濕氣重導致的。
教你3招,逼出體內濕氣
教你3招,逼出體內濕氣
1.找準身體的排濕口
承山穴:
承山穴,又叫玉柱,位于人體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即是。
承山名意指隨膀胱經經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質為隨膀胱經經水上行而來的脾土與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氣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則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積如大山之狀,故名承山。
所以平時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
曲池穴:
曲池穴位于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于此。
現代常用于治療肩肘關節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等。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