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殲-36的頻繁試飛,可以說令軍迷朋友們飽足了眼福啊。大家這么關心六代機,主要還是因為這是我國第一次徹底領先美國。美國那邊六代機這不還在PPT上么,現在才緊急加快速度。美國空軍的六代機終于是定給波音公司的F-47了,而海軍的六代機則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F-45方案中標。這要不是中國南北兩架六代機給他們屁股上來了一腳,我估計到這會美國的六代機還在扯淡呢。
近期《航空學報》報道,中國殲-36的研發團隊,正在考慮六代機的海軍版。因為六代機重量大,又采用了無尾翼布局,研發團隊正在開發一套新系統,來保障六代機在航母上的起降。這樣的一篇專業的論文,在專業的雜志上刊登,可以看出我國的研發團隊非常自信,已經不像以前,藏著掖著了。不少國外的媒體認為,這很可能顯示,中國的六代機,不僅僅是為空軍開發的,海軍也可能因此獲利。
那么六代機到底能不能上航母呢?我覺得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因為我們不太可能,也沒有足夠的時間,給海軍重新再研發一架專用版的六代機了。之前為空軍開發的殲-20,壓根沒有考慮海軍的使用,導致了殲-20服役多年都沒法登上航母。后來海軍只能重新開發殲-35,大大延緩了海軍裝備隱身戰機的進度。
解放軍海軍現在主力的艦載機是殲-15,未來將逐步替換為殲-35,也就是第五代艦載機。殲-35的工程進度,本來就比殲-20要慢上很多。第五代艦載機的裝備,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殲-35和殲-15大概率會混合使用。加上福建艦的承載量不多,留給六代機的空間不算是很大。
所以六代機登上航母,數量一定會控制,比如只帶一個中隊,執行特殊任務就夠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從頭再為海軍研發六代機,根本就是浪費錢和寶貴的時間。
其次,從福建號航母開始,解放軍之后的航母,基本都是彈射型航母了,而且還是電磁彈射的。電磁彈射器的加入,使得海軍的航母可以起降重量更大的機型,比如預警機,或者更重的六代機。遼寧號和山東號肯定是不要想了。所以即便按照今后的航母建造速度來看,從頭研發六代艦載機,也是很難的,那么不如讓殲-36上航母來得更為實在。當然,這肯定需要殲-36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上艦的要求,這就得看工程師們的能力了。
我覺得,我們的兩個六代機團隊,應該是都在考慮六代機上艦的方案的,因為這確實是有現實的需求的。畢竟需求推動技術的進步。但雙方現在的探索應該還在早期階段,距離有成果肯定還遙遠的很。不過這并不妨礙我們暢想一下,畢竟這些年,我們很多的夢想不是都實現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