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近日,特朗普一系列動作引發國際關注,其布局似對中俄同時展開行動。在俄烏沖突問題上,特朗普持續施壓。他先是敦促俄烏雙方在“本周”達成協議,而后又宣布將在3天后公布“和平計劃”的細節 。這背后,特朗普有著自己的盤算。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若俄烏沖突持續,美國可通過軍援烏克蘭,消耗俄羅斯實力,同時強化對歐洲盟友的掌控。
但曠日持久的沖突,也讓美國在經濟、外交等方面承受一定壓力。特朗普試圖推動俄烏和談,或許是想在適當的時候從這場沖突中抽身,將更多精力轉向其他戰略方向,比如應對中國的崛起。面對特朗普的壓力,普京做出重要表態。普京在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臺采訪時稱,在復活節停火后,盡管軍事行動已恢復,但俄方對任何“和平倡議”都持開放態度,期待烏方也能如此 。這是數年來,普京首次表示愿與烏克蘭進行雙邊談判 。
澤連斯基(資料圖)
澤連斯基也回應稱,烏克蘭“已準備好進行任何形式的對話”,以實現停火并停止對平民的打擊 。普京此舉,一方面可能是對特朗普施壓的一種回應,向美西方表明俄羅斯在停火問題上有誠意;另一方面,俄羅斯或許也希望通過談判,在實現自身部分軍事目標的基礎上,結束這場對本國經濟、社會消耗巨大的沖突。與此同時,美國也沒放過對中國的動作。特朗普在11日宣布,因中國海外碼頭違反“伊朗原油購買禁令”,將其列入制裁名單。
美國這一制裁針對性明顯,此前制裁多針對船只,而此次牽涉港口等固定資產。中國企業在海外港口碼頭業務遍布全球,美國此舉無疑是想打擊中國海外資產,影響中國在全球貿易、能源運輸等領域的布局。這背后,是美國一貫的遏制中國發展戰略,試圖通過各種手段,限制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臺上影響力的提升。在特朗普對中俄左右開弓時,俄羅斯也做出了回應。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若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俄羅斯準備向中國輸送其所需的全部石油 。俄羅斯作為全球重要產油國,與中國接壤且有完善能源運輸網絡,如東西伯利亞 - 太平洋石油管道年輸油能力達3000萬噸 。這一表態,不僅體現了中俄在能源領域合作的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國通過能源手段遏制中國的企圖。
而且,隨著中俄能源貿易中人民幣結算比例不斷提高,2025年第一季度能源交易人民幣占比已達82%,動搖了美元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霸權地位。特朗普的布局看似一箭雙雕,妄圖同時壓制中俄。但實際情況是,中國和俄羅斯在面對美國壓力時,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合作決心。中國在應對美國制裁時,一方面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譴責美國的霸權行徑。
特朗普(資料圖)
普京19日在會見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時說,在20日復活節到來之際,從19日18時至21日零時,俄軍將停止所有戰斗行動。俄方希望烏方效仿俄方做法。澤連斯基同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提議將停火期限延長至復活節之后,稱30小時不足以建立真正的信任。21日,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發文呼吁俄方在復活節后接下來的30天實施全面停火,烏方將對俄方行動作出對等回應,“以停火回應停火、以襲擊回應襲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