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
為進一步扎實推進法治校園、平安校園建設,加強校地合作,為大學生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有效預防學生違法犯罪,近日,信陽市法學會聯合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學法知法守法 成長成人成才”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宣傳活動,700余名在校學生參加。
信陽市法學會常務理事董大磊作了《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的報告,從什么是犯罪、犯罪和我們有什么關系、違法和犯罪的關聯、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兩者的區別、我們要怎么做等幾個方面,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為同學們普及、講解法治安全知識,引導同學們提升自身法治意識,自覺抵制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活動,讓法治意識在每一個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系好人生的第一顆“法治扣子”。
信陽市法學會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聯合各單位常態化開展大學生普法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關愛大學健康成長,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校園內蔚然成風。
商城縣
為有效提升全縣人民群眾的法治安全意識,近日,商城縣法學會緊扣“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這一主題組織開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宣傳活動。
此次活動重點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活動現場擺放各類普法宣傳展板,設立咨詢臺,近20名青年普法志愿者發放國家安全、掃黑除惡、反邪教、反電詐等各類宣傳資料500余份,吸引大量群眾駐足圍觀。
據悉,有關責任單位還通過各種宣傳方式向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推送了各類關于維護國家安全、保守國家秘密的短信,視頻、海報、典型案例等宣傳資料,并利用機關單位、中小學校、廣場公園、街道社區、商場賓館、銀行網點等電子顯示屏以及公交車、出租車電子屏,滾動播放國家安全教育宣傳標語。各鄉鎮(處)也同步開展了集中宣傳活動,面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涉及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
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全縣人民群眾的法治意識,營造了全民參與尊法守法的濃厚氛圍。下一步,商城縣法學會將持續開展和發動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法治宣傳服務,不斷提升基層行活動的影響力,為平安商城、法治商城建設貢獻法學會力量。
新縣
近日,新縣縣委政法委、縣法學會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到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普法宣傳進校園活動,面對面為在校師生講解安全知識,引導群眾樹立安全意識。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在校師生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面對師生提出的疑問,普法志愿者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責任和義務。
此次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材料250余份,解答師生法律咨詢30余人次。通過宣傳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國家安全觀念,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國家安全的種子,讓同學們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踐行者。
開封市
禹王臺區
天氣漸暖,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為進一步加強防溺亡安全宣傳力度,預防溺亡事件的發生,增強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識,近日,開封市禹王臺區法學會汪屯鄉工作站在橫船灣社區開展了“防溺亡安全教育宣傳活動”,進一步筑牢“安全防線”,全面提高轄區內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
活動過程中,青年普法志愿者在轄區內張掛橫幅、標語,現場發放安全知識手冊與家長和青少年兒童交流溝通,進行防溺亡知識宣傳,講解防溺亡的小常識和急救等防溺亡基本知識,教育未成年人不要隨便或獨自下水游泳、玩耍,同時要求家長們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安全監管工作。
下一步,禹王臺區法學會汪屯鄉工作站將繼續開展高密度巡邏防范和防溺亡知識宣傳,確保做到域內全覆蓋、無死角,切實筑牢未成年人防溺亡安全屏障,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順河回族區
為深化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法律知識走進社區、貼近群眾,4月21日,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法學會宋門街道服務站在空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開展普法進社區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擺放展板、設置法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贈送法治禮品等形式,向過往群眾普及法律知識,發放精心準備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八五”普法宣傳冊等法律書籍,宣傳內容貼近生活,涵蓋法律援助、遺產繼承、物業管理、房屋買賣等熱點問題,吸引眾多群眾駐足翻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轄區居民面對面交談,向居民們進行普法宣傳,幫助居民規避法律常見盲區,引導居民提高法律意識,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此次活動現場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0余人次,展出宣傳版面10余塊,發放宣傳資料350余份。
杞縣
近日,杞縣法學會葛崗鎮工作站在轄區內商鋪間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活動中,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法律法規。比如,當外出務工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障按時拿到工資、享有合理的休息時間;在土地承包過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了權益,但如果不懂法,就可能在不經意間陷入困境,甚至觸犯法律紅線。志愿者借助群眾身邊日常小事糾紛等以講故事、嘮家常的方式,把法律理論化為與農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常見“活例子”,提高群眾的學法興趣和自覺守法意識。
本次普法宣傳活動讓群眾明白了法治鄉村建設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在遇到問題時,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向身邊的家人、朋友傳播法律知識,讓法治觀念在鄉村生根發芽。
洛陽市
瀍河回族區
近日,洛陽市瀍河回族區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普法“送”安全宣傳活動,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法治力量。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設置咨詢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過往群眾宣傳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講解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各類安全風險。同時,還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觀。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此次國家安全宣傳日活動,讓線下宣傳零距離,安全意識入人心,進一步增強了廣大群眾的國家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營造了“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瀍河區將不斷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內容,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孟津區
近日,洛陽市孟津區委政法委組織區法學會、團區委、區法院等多家單位普法志愿者,走進孟津區第一高級中學,為5000余名師生開展法治安全教育主題活動。
在本次宣傳教育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設置了仿真毒品模型展、交通安全小提示、消防器材使用等7個互動展區,各政法單位普法志愿者結合工作中遇到的真實案例,以案釋法、以案普法,聚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防范電信詐騙、識毒防毒、防范邪教、掃黑除惡、未成年人保護等八方面內容,教育引導該校青少年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培養安全意識,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別具一格的法律和安全知識盛宴。
宣講結束后,同學們參觀了普法展板,同普法志愿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圖文并茂的法律知識學習和案例警示教育,以及活動現場的答疑解惑,更加系統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各項安全防范技能和法律法規。
西工區
近日,洛陽市西工區法學會組織法學專家到唐宮街道辦事處洛玻社區開展反詐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轄區群眾的識詐防詐能力,守好群眾財產安全。
在活動中,青年普法志愿者針對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如冒充公檢法詐騙、網絡刷單詐騙、虛假網絡貸款詐騙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并結合近期發生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詐騙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點,引導居民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貪圖小利,不輕信他人謊言。同時,現場幫助大家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詳細介紹了其功能和使用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居民的自我防范能力。
本次反詐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居民的積極響應和好評。大家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更加了解了詐騙的危害和防范方法,以后會更加警惕和小心,避免上當受騙。
平頂山市
湛河區
為使殯葬法律法規深入民心。近日,平頂山市湛河區法學會曹鎮鄉工作站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深入轄區村莊開展“弘揚法治思想 普及殯葬法規”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方式,向群眾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殯葬管理條例》中喪事活動管理、殯葬用品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結合典型案例對殯葬活動中禁止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進行講解,引導群眾轉變陳舊觀念,摒棄不良殯葬習俗,樹立正確殯葬法治思想。
此次普法宣傳活動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不斷提高了群眾對殯葬法規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了群眾殯葬管理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為推進移風易俗、樹立鄉(村)文明風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受眾群眾60余人。
衛東區
近日,平頂山市衛東區法學會聯合轄區派出所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走進東環路小學,開展了以“反詐知識進校園”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
活動中,青年普法志愿者緊密結合近期頻發的詐騙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師生們剖析常見詐騙手段及對應的防范策略,并向師生們發放了精心制作的反詐騙宣傳手冊,用生動形象的漫畫和簡潔易懂的文字,展示了常見的詐騙手段,并附上了實用的防范建議和報警方式。此外,志愿者還為老師們傳授了在日常教學中巧妙融入反詐教育的實用方法,助力提升學生的防范意識。
此次活動,有效提高了學校師生的識騙防騙能力,營造了濃厚的反詐氛圍,為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葉縣
為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預防學生欺凌行為的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環境,4月17日、18日,葉縣法學會聯合縣人民檢察院組織法治宣講團先后走進葉縣昆北初級中學和葉縣第七小學開展“法治宣傳周”暨送法進校園活動。
“在學校遇到過欺凌嗎?”“遭受了欺凌應該怎么辦?”青年普法志愿者以引發網絡熱議的學生欺凌事件為切入點,根據青少年的心理和認知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案例分析和有趣的互動問答,向同學們講解了校園欺凌的表現形式與危害,普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告誡大家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多名同學主動分享自己對學生欺凌的看法,以及在遇到此類情況時的應對方法,志愿者對同學們的分享逐一進行點評和補充,最后帶領同學們共同朗讀了“防欺凌口訣”,引導教育大家面對學生欺凌要勇敢說“不”,既不做受害者也不做欺凌者,更不做冷眼旁觀者,在寓教于樂中鞏固法律知識。
法潤青苗,護航成長。此次活動提高了學生們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為構建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奠定了堅實的法治基礎。葉縣法學會將持續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創新普法形式,為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鄭州市
上街區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國家安全意識、法治意識和公民意識,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校園環境,近日,鄭州市上街區法學會聯合區人民法院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契機,為該曙光小學師生帶來一堂兼具法治深度與民族團結溫度的專題法治教育課。
“同學們,別以為國家安全離咱們遠,它和咱們都息息相關。”活動伊始,青年普法志愿者化身為親切的“法治引路人”,用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語言,把原本晦澀的國家安全知識轉換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同學們聽得入了迷。志愿者從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國家安全中的網絡安全與青少年法律責任等,介紹了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普及了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權利和義務、講解了如何分辨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以及如何維護國家安全。結合真實案例揭示了青少年可能面臨的校園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潛在風險,教育引導同學們要自覺遠離校園欺凌、正確利用網絡。講到精彩處,同學們不禁發出陣陣驚嘆,也在心里敲響了安全警鐘。
互動問答環節更是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面對“你怎樣理解國家安全?”“網絡上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風險呢?”同學們踴躍答題,一只只小手如雨后春筍般高高舉起。一位同學搶到答題機會后,迫不及待地說道:“我覺得只有國家安全了,才能讓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生活。”
青少年在國家安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下一步,上街區將持續深化“法治+民族團結”教育模式,通過模擬法庭、民族法治故事宣講等多元形式,推動國家安全意識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念在青少年心中同根生長,共筑守護家國的“青春防線”,讓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
為做好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工作,有效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4月19日,鄭州市上街區法學會聯合區人民法院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深入街頭巷尾,開展“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主題非法集資普法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雙軌聯動,全方位、多層次提升群眾對非法集資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
線下宣傳:以案釋法,筑牢安全防線
活動當天,在上街區法治公園、淮北社區宣傳點,志愿者現場設立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手冊、現場答疑等方式,向群眾普及非法集資的常見“套路”及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將要面臨的法律后果。還以豐富詳實的案例揭露了“高息理財”“虛擬貨幣投資”“養老項目詐騙”等犯罪手段,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條款,解答群眾疑問,提醒廣大群眾時刻保持警惕,不輕信高利誘惑、不參與非法集資。
線上聯動:創新形式,擴寬宣傳覆蓋面
為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提升宣傳影響力,依托官方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傳播優勢,定期發布典型案例及法官解讀,以真實案例讓群眾隨時隨地學習防范非法集資知識,同步開展“云普法”活動。
本次活動成效顯著,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余份,接受咨詢20人次,有效提升了群眾對非法集資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漯河市
郾城區
近日,漯河市郾城區法學會聯合公安分局反詐中心走進漯河市食品工業中等專業學校,青年普法志愿者以“理論+案例”模式,為上百名師生打造了一堂生動的系統化反詐實戰課。
志愿者向學生剖析最容易遭受到的幾類詐騙類型,分別是偽裝型、利誘型、恐嚇型、情感型和技術型,騙子會通過引誘學生“刷單返現”等對學生實施詐騙。針對“遭遇詐騙怎么辦”的痛點,志愿者建議提前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可能遭遇詐騙時立即撥打公安反詐專線96110,同時一定記得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
舞陽縣
為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筑牢校園反詐防線,近日,舞陽縣法學會、舞陽縣公安局聯合組織青年普法志愿者到舞陽中專開展反電詐普法宣講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通過詳實的案例及通俗的語言,為廣大師生們講解了 “虛假繳費收費”“虛假游戲交易”“虛假追星”“直播間誘導打賞騙局”等常見的幾類電信詐騙,并通過互動問答環節,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加深了他們對宣講內容的理解。此次活動讓大學生們對“電信網絡詐騙”有了更深入直觀的了解,提高了他們的風險防范意識,學校也呼吁同學們擔任家庭反詐宣傳員,將所學到的反詐知識傳遞給家人,從而達到“教育學生,輻射家庭”的深遠效果。
三門峽市
盧氏縣
近日,盧氏縣法學會聯合盧氏縣雙槐樹司法所及政府相關工作人員,深入雙槐樹鄉各行政村(社區),以“涼亭夜話”為載體,開展了一場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普法宣傳活動,將法治的種子深植于鄉村土地,為鄉村和諧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臨近傍晚,香山村的涼亭下漸漸熱鬧起來。村民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青年普法志愿者也融入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開啟了普法課堂。普法志愿者結合農村常見的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相關法律知識,讓村民們明白在遇到問題時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在雙槐樹村,青年普法志愿者與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傳遞法律知識。對于老年人來說,法律并非遙不可及的條文,而是保障晚年生活的有力保障。志愿者聚焦老年人最關心的權益,從防詐騙知識入手,揭秘常見詐騙手段,讓大家面對花樣翻新的騙局時能保持警惕,守護好自己的養老錢。志愿者還在贍養與繼承方面,清晰解讀法律規定,讓法律成為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堅實盾牌。
此次 “涼亭夜話” 普法宣傳活動,是推動法治鄉村建設的生動實踐。它打破了傳統普法的嚴肅刻板,以接地氣的方式拉近與村民的距離,讓法律知識真正走進村民心里。
為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法治意識,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讓法治觀念深入人心。近日,盧氏縣法學會聯合盧氏縣朱陽關、五里川兩個司法所充分利用朱陽關鎮物資交流大會人流密集、影響力廣泛這一有利條件,聯合開展“普法宣傳‘趕大集’法律服務助振興”主題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活動現場,青年普法志愿者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設置法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解答咨詢等形式,為群眾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殯葬改革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活動中,普法志愿者還結合實際案例,詳細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關于婚姻家庭、繼承、合同糾紛等方面的法律規定,以及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和防范方法。通過以案釋法,讓群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了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防范意識。
此次活動現場共發放各類普法宣傳資料400余份,解答群眾咨詢15人次。群眾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宣傳活動,他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法律知識,以后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更加冷靜、理性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喜歡本文,請點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