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平
佳片有約
由美籍華人姚樹華導演的影片《白銀帝國》投資近千萬美元,稱得上是一項大制作。對西北廣袤空間的濃墨渲染,對實物細節的精雕細琢,令影片流露出濃郁的歷史質感。“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西幫票號的興衰榮辱,也一幕幕地在空間和細節的交錯中呈現。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本文無意從藝術角度評價這部影片,而是試圖以影片中的三個分號掌柜為標本,作一些粗淺解讀。
劉掌柜:行業陋規犧牲品
電影是以天成元票號四年一次的合賬結榜開場,所有各地的分號掌柜都聚集在一起,四臺碩大的算盤噼噼啪啪響個不停。短短幾個鏡頭。便將天成元票號的鼎盛緊榮氣息傳達出來。天成元的效益相當可觀:四年全號匯兌、收存、放貸三項營業總額2615311兩,28個分號一年過手之銀相當于朝廷歲入的一成。東股21股,本賬期同仁身股分紅17股,一股平均為15816兩。
天津票號掌柜劉壽喜由臺灣戲骨金仕杰先生粉演,戲份不算大多,但相當出彩。他的出場也很有特色。還沒等到財東康老爺子宣布完結果,劉掌柜便憋足中氣與眾人宣布分紅比例:“我七厘、七厘!”再沖宣布要請客的北京分號戴掌柜說:“你們到他那兒報到,我給錢!我給錢!”
然而,接下來卻飛來橫禍。此事而且成為康家命運轉折的開始。正在天津度蜜月的“天成元”票號康家老板的四少奶被綁架。消息傳到山西,康老爺自然急于聽聽派駐天津地面的劉掌柜的意見。劉掌柜分析,上個月天津分號還借了5萬給官府發軍餉,它會幫忙的;商場、江湖、教會、拳民都沒得罪。但他同時表態,此事責無旁貸,馬上就趕回天津。
他當然要趕回去,康四娘的橫遭綁架實際與他直接相關。西幫票商有一條號規,外駐掌柜不許帶家眷、不許養小、不許嫖娼,違反者開除出號。這固然是為了給西商獲取一份正人君子的名聲,但更深的意圖,還是為了資金的安全。劉掌柜與天津一妓女產生感情,號規卻又使得這對鴛鴦有始無終。那妓女以綁架康四娘來報復劉掌柜,不料途中意外橫生,導致康四娘為保名節而飲恨自盡。劉掌柜殺了那妓女,自己也負疚自盡。這一系列變故直接造成了隨后的擠兌。康老爺因此向總號孫大掌柜宣布:“從今往后,人事、號風、號規由我管,你只管生意。你逼著我壞了賬東不管事的規矩。”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此話不假,問題在于,不合理的規矩,有時甚至比沒有規矩還要糟糕。還是康老爺三兒子康三爺的一段話道明了一切:“是我們的規矩混滅人性,讓掌柜們三年才得見一次自己的女人。說實話,有幾個男人熬得住!”
戴掌柜:優秀職業經理人
戴膺是北京分號的掌柜。北京是晚清時期的金融重鎮,能夠擔當此一職務,自然說明其自身的能量。此前提到的天成元票號四年大結賬,戴掌柜的分紅即達到八厘半之多。此人最大的特點是德才兼備,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戴掌柜的格言是“絕處出智勇”。當天津分號出現擠兌時,他體現了極強的危機公關能力。他從北京分號調來號稱30萬兩60件銀鞘,實際只有5萬兩,其余用石塊抵充,天成元竟意外獲得一次宣傳自身實力的機會。他坦言,西幫最能的,就是善用危局;危局引人注目,若能漂亮化解,必然斬獲平時不能斬獲的聲譽。
義和團起事后,戴掌柜向康老爺建議,自己去福建,向福建總督奏請官匯稅款,把京號的銀子送入戶部,讓福建稅銀就留在福建分號,別省也可援例,“我們空城以待兵禍之災”。最終,在北京其他票號遭受洗劫的時候,天成元北京分號得以安然撤退。戴掌柜陪同新當家人康三爺考察新式銀行,領略新氣象,對“積少成多、人棄我取”的生意原則有了新的認識。天成元推出了“一兩開戶”,集聚了眾多人氣,“小門小戶的歡樂,帶進了我們的家門”。
但對這樣一位優秀的掌柜,康老太爺就是不放心,竟想出收義子的辦法。這一段頗為精彩。康老爺擠出一份虔誠說:“不如我認你做義子吧?”那一刻,詭詐的商人心中隱藏的虛弱和恐懼暴露無遺。戴掌柜明白其用意,連忙跪下說:“老爺不必如此,無論怎樣我都會對你忠心到底,您千萬不要擔心”。然而,戴掌柜的真誠終究未能打動康老爺。他告誡康三爺:“戴掌柜的才德和賢能都遠勝于你,他要是當了大學柜,你就是他的跟包兒。”康老爺開導康三爺:治道有三人——利、威、名;你可以用利去賞他,用名去敬他,唯獨這威,你就難了。威是從刑罰來的,他做得十全十美,你拿什么罰他。在康老爺看來,世上最難用的就是圣人,戴掌柜就是圣人,滴水不漏,難以駕馭。
然而,康三爺最終還是明智地選擇了戴掌柜作為大掌柜。這是戴掌柜的幸運,但也是戴掌柜的悲哀。在那么一個兵荒馬亂的時局中,面臨山西票號頹敗的大勢,即使職業經理人再有能耐,又能有多大的作為呢?
邱掌柜:“動物精神”之標本
邱泰基掌柜是總號老幫,大抵相當于總行營業部的經理。影片剛一開場,康老爺便宣布了對邱掌柜的處罰決定:長久以來最被重用的邱掌柜,趁鄉親春荒時放高利貸,犯了晉商行業大忌,辭出票號業,永不錄用,“回家種地去,學會做人”。
邱掌柜的再次出現,是在天津分號擠兌平息之后,康老爺親自去田里接他回號,讓他繼續當掌柜。康老爺告訴康三爺,邱掌柜是簡單的莊稼子弟,上次開革他,就是為了今天;讓他死而后生、感恩戴德,以后就是康家的家奴;他是大掌柜最好的接班人,用人得用其長,也得用其短。這不全是康老爺的人生閱歷使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投射,即用人上的“使功不如使過”。
邱掌柜則是在康老爺面前深深磕頭,表示永遠效忠。接著,康三爺和他在沙漠里碰到狼群,三爺救了他一命,看上去頗有些結成生死之交的意思。結果邱掌柜又是磕頭表態:“我要是再犯錯,誰都可以罰我。”康老爺教導康三爺:邱掌柜的才能遠遜于戴掌柜,這就是他的可馭之處。
事實果真如此嗎?邱掌柜眼看攀上大掌柜的位置無望,終下狠心,與強盜合謀,劫了北京分號送回總號的銀車,然后攜款潛逃。邱掌柜叛變那一場,稱得上是整個電影樂章中的一段華彩。白發蒼蒼的老鏢師,路遇匪徒,喊一聲“邱掌柜往后站”,甩起發辮,提刀向前,正奮勇搏殺之際,身后卻一聲槍響,開槍的正是邱掌柜。整隊護鏢人馬死亡殆盡,只留下被大雨澆刷的大地。
山西票號的經營管理一直以來人稱道。東家出資,掌柜經營;出資者取得“財股”,有一定資歷和成績的經營者取得“身股”;在分配盈利時,“財股”和“身股”的享有者都可以分紅;在分擔風險上,出資者要負擔虧損的風險,經營者則不必承擔損失。然而,掌柜一旦被辭退,身股不能帶走,即使能被其他票號錄用,也很難再取得新東家信任和高額報酬。問題在于,規定十分明確,待遇非常優厚,邱掌柜怎么還會作出令人不齒之事呢?
若定義邱掌柜的行為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或許未免過于簡單。倒是有一本書,恐怕至少能給出部分答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喬治?阿克諾夫和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在《動物精神》一書中提出一個重要問題,即經濟學家為何未能預測金融危機?他們認為,人們沒有可能也缺乏能力做“完全理性的計算”,屬于“人類本能行動的“動物精神“在很多時候起著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投資者的行動,不完全依靠冷靜的計算,有的時候更多憑借的是直感。
那么,邱掌柜的選擇,是否也是如此呢?或許正如電影旁白所說的,“只有到了遇到艱難的選擇的時候,我們才面對真實的自己,我們才定義自己”。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