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上海車展,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36萬平方米的展館里,國產車的展臺擠得水泄不通,而曾經風光無限的合資品牌卻縮在角落,甚至直接“消失”。這場全球最大的汽車盛宴,徹底成了中國品牌的“主場秀”。
走進國家會展中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奔馳寶馬的“三叉星”或“藍天白云”,而是比亞迪的“王朝矩陣”、華為鴻蒙智行的黑科技展臺,以及小米汽車被圍得水泄不通的SUV首秀。比亞迪的展臺大到需要分館陳列,從主品牌“比亞迪”到高端子品牌“仰望”“方程豹”,甚至還有未官宣的“X界”系列,展車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隔壁的吉利更夸張,極氪、領克、銀河一字排開,極氪9X直接放出“百萬級混動SUV”的大招,號稱續航1500公里、零百加速3秒級,車長超5.3米的氣場直接把“庫里南”比成小弟。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廣汽傳祺搬出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的向往S9,北汽極狐秀出激光雷達加持的T1,就連五菱都開始玩起了“6萬級智駕”。
反觀合資陣營,展臺冷清得像“過氣明星”。雪佛蘭、斯柯達、北京現代連展位都沒租,法系車更是全軍覆沒。曾經的“性價比之王”韓系車,如今連網約車司機都嫌棄——“伊蘭特?那都是五年前的記憶了!”超豪華品牌也沒逃過這場“退場潮”,勞斯萊斯、蘭博基尼、瑪莎拉蒂集體缺席,只剩賓利孤零零地撐場子。網友調侃:“富豪們現在流行曬自動駕駛視頻,誰還去車展看手工豪車?”
但最狠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國產車直接把戰火燒到了BBA的后院。華為鴻蒙智行的尊界S800,預售價100萬起,軸距3370mm比邁巴赫還夸張,L3智駕、華為星河通信、途靈龍行平臺三大黑科技傍身,余承東現場放話:“對標勞斯萊斯,我們靠技術不講情懷!”另一邊,蔚來孵化的子品牌樂道L90,靠著蔚來換電站的“鈔能力”,把6座全尺寸SUV的價格打到30萬以內,還支持3分鐘換電,網友直呼:“這是要逼死理想L9?”就連小米都來湊熱鬧,首款電動SUV YU7續航820公里,雙電機版本功率508千瓦,23萬起的定價明擺著要搶特斯拉Model Y的飯碗。
這場“高端局”里,傳統豪華品牌反而成了配角。奔馳雖然搬出“史上最智能”的純電CLA,國產加長軸距、L2++智駕,但觀眾看完國產車的配置后搖頭:“85度電池賣40萬?隔壁極氪9X的1500公里續航才叫真香!”寶馬的“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倒是炫技——全景iDrive座艙、駕控超級大腦、800V高壓平臺,可惜全是“期貨”,量產車還得等兩年。至于奧迪,連展臺熱度都被華為搶走,網友毒舌:“燈廠?現在玩燈最騷的是小米!”
當然,合資品牌也沒完全躺平。上汽通用咬牙推出24.99萬起的插混MPV GL8陸尚,北京奔馳給純電CLA裝上了兩檔變速箱“省電”,但這些“微創新”在國產車的“科技轟炸”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最諷刺的是,社交平臺的熱搜榜上,大眾、奔馳勉強擠進前三,但華為、極氪、小米的討論量直接碾壓——流量即正義,誰還關心“老貴族”們的掙扎?
這場車展暴露了一個殘酷現實:汽車行業的游戲規則徹底變了。以前是“外資技術+國產價格”,現在是“國產技術+外資情懷”。新勢力們不再拼參數,而是玩生態——小米把車變成“移動的小米之家”,華為用鴻蒙系統打通車機、手機、智能家居,就連蔚來都在展臺開起了咖啡吧。反觀合資品牌,銷售員還在背誦“百年造車工藝”的話術,年輕人早就不耐煩:“你這車機連B站都不能裝,還好意思叫智能?”
更致命的是監管的“神助攻”。智駕宣傳被嚴管,國產車的“L3”“城市NOA”被迫改名“智能輔助駕駛”,但華為靠著乾崑ADS 4.0硬剛,余承東在展臺公然演示“放手開車”,合資品牌卻連個像樣的智駕方案都拿不出。電池新國標明年實施,寧德時代、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笑到最后,而依賴海外供應鏈的合資車,連成本都控不住。
閉幕那天,一位行業大佬感嘆:“這屆車展像一面照妖鏡——跟不上時代的品牌,連展位費都交不起。” 的確,當比亞迪的仰望U8L加長版、紅旗國禮定制版這些“百萬國產車”成為焦點,當小米、華為的生態玩法顛覆傳統賣車邏輯,誰還敢說“國產車只能做低端”?這場上海車展,不僅是中國車的“成人禮”,更是一張寫給全球汽車業的戰書——未來的馬路,注定跑滿中國車的log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