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35歲程序員長期熬夜腦干出血引發關注。
據都市快報報道,該程序員姓吳,因長期熬夜,腦干出血5毫升,昏迷15天,ICU躺了28天。而吳先生從癱瘓在床到會走,用了1個月時間,再到走好路又用了1個月的時間。
健康時報指出,腦干作為人腦的重要生命中樞,發生出血常常導致嚴重殘疾,甚至植物生存。
吳先生表示,自己曾從事的工作月薪3萬元,最忙的時候每天只能睡兩個小時,凌晨一兩點睡是常態,早上7點多就得起床。
4月23日上午,吳先生在社交賬號發布了最新視頻,稱“從此,我多了一次人生”。
深夜,他又在社交平臺發了一篇長文講述發病經過以及現狀。
他表示,現在已經恢復了大約70%,但可能沒有辦法完全康復了。考慮到身體狀況,他放棄了重返崗位的想法。
“現在的我看待生活,覺得讓自己開心很重要,活得自由一點。之前想著我要掙錢,會在很多方面壓制自己,現在的話我覺得更多的可能要去好好體驗生活,讓自己過得快樂。也希望大家如果覺得累了,就歇一歇,我是前車之鑒。
如果能見到以前的自己,我想對他說:好好愛自己。”
打工人加班“加加加加到厭倦”?
記者注意到,4月24日,多家知名企業涉“加班規定”的消息,沖上熱搜。
近期,大疆、海爾、美的等知名企業相繼推出“反內卷”措施:大疆強制員工晚9點下班,并進行“清場式”趕人;海爾抵制無效加班,反對“形式化出勤”;美的“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形式主義加班”……
4月24日,小紅書發布內部信宣布取消大小周和競業協議,兩項措施均于5月1日起生效。
中青評論曾發文,僅靠部分企業用“強制下班”之類的內部規定自我約束,并不足以解決問題。長遠來看,還是要將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引導企業規范管理加班事務,讓每個勞動者都得到應有的保護。
睡得晚VS睡得少,哪種更傷身?
健康時報4月24日就“35歲程序員長期熬夜腦干出血”發文稱,有人睡得晚,還睡得少;有人習慣晚睡,然后勸自己晚起一點,這樣能多睡一會兒,看似健康點。
但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是半斤八兩,身心俱疲。
江蘇省南京市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于紅娟指出,大多數人往往會有錯誤的認識,認為每天睡滿八個小時就夠,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雖然熬夜一兩次,身體可能不會有很直接明顯的不適癥狀,但是會“暗耗精血”。
成年人惜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睡覺。不少年輕人沒有在12點前睡過覺。而在中醫看來,有個時間點是一定要在睡眠中的,即晚上11點到凌晨3點。
河南省汝州金庚康復醫院院長宋兆普表示,年輕人熬夜看手機、玩游戲很傷神。他提醒,最起碼晚上11點要睡覺,子時是膽經歸位的時候,凌晨一點到三點,這個時間一定要睡覺。
如果推遲入睡時間,褪黑素已經大量分泌一段時間了,對敏感的人來說可能會出現“困了過勁兒反而不困”的感覺。(圖源:生命時報)
生命時報指出,晚睡的原因五花八門,有的人是“主動熬夜”,有的人是因為?作和其他需求“被迫熬夜”,還有的人是“無奈失眠”。建議大家積極調整作息,盡量減少熬夜對身體的損傷。
好好睡覺是善待自己的開始。調整作息后你會發現,不僅精力體力有所改善,更不容易生病,還有助贏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編輯 | 霍然
來源 | 中國青年報、橙柿互動、九派新聞、新黃河、健康時報、生命時報、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