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各媒體報道,以色列軍方24日承認誤襲聯合國設施致1名工作人員死亡,但此前堅稱“未發動襲擊”的聲明被戳穿。同日,以軍對加沙多地發動襲擊,造成至少55人死亡,包括婦女兒童。沖突升級背后,美以領導人通話被曝“立場一致”,卻刻意回避停火協議。更諷刺的是,聯合國數據顯示,自沖突以來已有280名工作人員喪生,而以軍總參謀長竟威脅“更激烈襲擊”。這場看似“反恐”的軍事行動,正演變成對平民的系統性收割。
我不禁要問:誰才是加沙悲劇的真正推手?
1. 以色列的“誤襲”邏輯:精準打擊還是無差別屠殺?
以軍稱誤襲是因“懷疑建筑內有敵軍”,但聯合國設施坐標早已共享。這種“先開火后調查”的模式,與3月19日襲擊后矢口否認的態度形成荒誕對比。更值得玩味的是,加沙衛生部門統計顯示,死者中近40%是兒童和婦女,而以軍卻歸咎于哈馬斯“利用平民作掩護”。但若反恐必須以整座城市為代價,這種邏輯與恐怖主義何異?
2. 美國的“中立”面具:通話記錄暴露雙標
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通話后,高調宣傳“貿易和伊朗議題一致”,卻對停火協議只字不提。阿克西奧斯新聞網揭露,美方試圖推動人質協議,但以方“不想結束戰爭”。這種默契印證了美國對以軍行動的默許——一邊提供武器,一邊假裝調停。難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怒斥:“這是對國際法的公然蔑視!”
3. 被忽視的“停火陷阱”:7年和平換永久占領?
埃及和卡塔爾提出的停火方案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但以軍只需“撤出加沙”。表面看是妥協,實則是讓巴勒斯坦永久放棄自衛權。哈馬斯拒絕的背后,是以色列過去多次撕毀協議的前科。更諷刺的是,以軍總參謀長扎米爾24日威脅升級襲擊,恰好證明其根本無意和平。
4. 聯合國之死:280條人命換不來一句道歉
聯合國工作人員死亡后,以軍拖了一個月才承認“失誤”,而古特雷斯的譴責聲明被淹沒在加沙每日百人死亡的新聞中。當國際組織成為襲擊目標,所謂“人道主義紅線”已成笑話。這280名遇難者中,有多少是像24日那樣,死于“未確認建筑屬性”的草率炮擊?
加沙的悲劇從來不是“雙方責任”能概括的。以軍的炮彈、美國的縱容、國際社會的無力,共同構成這場屠殺的絞肉機。而當聯合國工作人員的血染紅加沙時,我們終于看清:弱者的生命,不過是強權政治的計價單位。
話題:#以軍誤殺聯合國人員引爆全球怒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