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2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日本、中國、英國均增持美國國債。中國2月增持235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843億美元,連續第二個月增持。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第二大持有者,從2022年4月起,中國的美債持倉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且總體呈減持趨勢。
特朗普(資料圖)
4月18日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債已降至7590億美元,創2009年以來新低,而英國、盧森堡等國卻瘋狂增持——這不是國際資本看好美國,而是對沖基金通過倫敦玩“基差交易”套利。這種“借新還舊”的把戲連華爾街都看不下去了,高盛報告直言:“若中國真把美債換成100年期,市場只會認為這是債務違約的前兆。”畢竟,阿根廷剛用100年期國債坑慘投資者,而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已持續18個月,這是經濟衰退的經典信號。
為啥突然集體增持?全球經濟像坐過山車,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債價格可能上漲,這是明面上的理由。但更深層的,是中美博弈進入新階段。美國那邊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把稅率提到245%,結果自家農民哭天搶地,愛達荷州玩具廠倒閉,50萬豆農聯名抗議。中國這邊反制手段精準,稀土管制讓F-35戰機成本漲了18%,暫停波音訂單直接讓美企損失百億。這種情況下,美債增持就成了談判桌上的籌碼。這傳遞出明確信號:中國不玩虛的,要跟美國一條條款、一條條款地摳。
中國增持美債,是多重因素權衡的結果。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美國國債傳統上具有相對穩定性,增持美債有助于優化外匯儲備結構,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外交層面,這一行為無疑釋放出加強中美合作的積極信號,既有助于維持中美之間相對穩定的關系,也向美方傳遞 “中美經濟相互依存” 的現實。然而,特朗普政府卻擺出“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架勢,竟然還對華加征高額關稅。本月初,特朗普宣布加征對全球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下手最重。
特朗普(資料圖)
不過2025年2月,特朗普政府尚未開啟“對等關稅”,當時增持美債,對于很多國家來說屬于合理的市場行為。另外減持美債和增持美債,也不能完全看表面數字。由于美債分為短期美債、中期美債和長期美債,參考中國在2月份凈減持了48億美元的長期美債,同時凈買入151億美元的短期美債,盡管整體仍然是凈增持,但實際卻減少不少持有風險。有消息稱日本近月來減持了不少美債,由于官方數據存在滯后性,這個可能還得等3個月后才能知曉具體結果了。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表示,近期美元指數大幅下跌與多項美國經濟指標走弱相關,從而拖累了美元表現。另一方面,特朗普新政府關稅政策引發對美國經濟擔憂加深。由于擔心關稅對通脹和經濟的負面沖擊,市場開始對美國經濟下行的可能性進行定價:目前利率期貨市場已完全定價美聯儲2025年將降息三次,這也導致美元短期內大幅走弱。
白宮(資料圖)
“無需對人民幣匯率過度擔憂。”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前兩輪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有限,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跌反升。由于本次美方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措施超出市場預期,對人民幣匯率帶來了短期沖擊,但這是匯率對內外部沖擊做出的正常反應。人民銀行擁有較為充足的外匯儲備和豐富的匯率調控經驗,在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