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馬子卿
丨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丨
NO.1 華為云將發布盤古行業推理大模型
4月24日,華為宣布華為開發者大會(HDC 2025)將于6月20日至22日在東莞松山湖舉辦。此次大會,華為云將發布包括盤古基礎大模型、盤古行業推理大模型、昇騰AI云服務基礎設施在內的最新進展。
點評:華為加碼行業大模型,標志著AI(人工智能)技術從通用向產業縱深落地轉型。此舉將刺激B端企業智能化升級需求,增強資本市場對國產AI基礎設施的信心,同時也將加劇云計算廠商在垂直賽道的競爭。如何平衡模型效率與行業定制化成本,是產業規模化應用的潛在挑戰。
NO.2 七部門:開展“人工智能賦能醫藥全產業鏈”應用試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支持相關單位建立醫藥大模型創新平臺,協同開展醫藥大模型技術產品研發、監管科學研究等,強化標準規范、科技倫理、應用安全和風險管理等規則建設。開展“人工智能賦能醫藥全產業鏈”應用試點,鼓勵龍頭醫藥企業與醫療機構、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大用戶等組成聯合體,面向醫藥全產業鏈形成一批效果顯著的標志性應用場景。鼓勵各地建設醫藥人工智能領域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共性技術、知識產權運營、開源社區等公共服務平臺。
點評:政策將加速AI與醫藥研發、生產、流通全鏈條深度融合。該方案凸顯國家對醫藥戰略賽道的資源傾斜,可能引發資本市場對AI制藥、醫療大數據板塊的持續關注。但數據合規共享、算法倫理審查等配套機制能否同步完善,將成為制約產業化速度的關鍵變量。
NO.3 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成立
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上,由國家航天局倡議發起的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商業航天相關標準將加快制定。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主任孟令杰表示,目前,我國有一定規模的商業航天企業在500家左右,整體產值也在1萬億元以上。后續,商業航天創新聯合體將加快制定商業航天相關標準,促進商業航天安全、健康、有序發展。
點評:政策引導下,商業航天進入標準化提速期,市場將吸引資本涌入衛星制造、遙感應用等細分領域。但技術標準制定難度、國際競爭加劇及商業化成本控制等問題仍需突破,產業協同效應能否轉化為全球競爭力值得持續觀察。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