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巴基斯坦特派記者 程是頡 本報特約記者 白 元
即日起巴基斯坦對印度關閉領空,暫停與印度的一切貿易,降級兩國關系……據巴基斯坦《黎明報》24日報道,就如何回應印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襲擊事件后對巴方的指責及報復措施,巴總理夏巴茲·謝里夫當天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會后,巴基斯坦宣布對印度實行上述反制措施。巴副總理兼外長達爾24日敦促印度停止將巴方當作“替罪羊”,要求印度就指控巴方支持恐怖主義向國際社會拿出證據。達爾還稱,巴武裝部隊已準備好應對任何“來自印度的侵略”。
就印度一系列的外交和戰略打擊措施,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24日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視覺中國)
“印巴之間的關系正在崩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報道稱,在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恐怖襲擊導致至少26名游客死亡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陷入新一輪的動蕩。印度總理24日罕見用英語公開表態稱:“印度將識別、追蹤和懲罰每一個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哪怕是天涯海角,我們也會追捕他們。”此外,印外交部24日稱,該國將進一步加大應對力度,撤銷向巴基斯坦公民簽發的所有簽證,并暫停對巴基斯坦人的簽證服務。
據《今日印度》報道,印政府23日指責此次襲擊與巴政府支持的恐怖組織有關,巴方對此予以否認。隨后,印政府宣布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外交和戰略打擊措施,包括暫停執行兩國1960年簽訂的《印度河用水條約》、關閉邊境口岸、驅逐巴方人員等。《今日印度》列舉了印政府針對巴方的5項打擊措施:立即暫停1960年簽訂的《印度河用水條約》,直到巴基斯坦放棄對跨境恐怖主義的支持;立即關閉兩國間目前唯一的陸路口岸——印度阿塔里檢查站;巴基斯坦駐新德里高級專員署的全部軍事顧問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必須一周內離印,且印度撤回駐巴高級專員署的軍事顧問;巴駐印高級專員署的總人數自5月1日起從55人減少到30人;禁止巴基斯坦公民持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免簽計劃(SVES)簽證前往印度。
對于印方的指責,巴基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24日發布聲明稱,印度在缺乏任何可靠調查和可核實證據的情況下,試圖將襲擊與巴基斯坦聯系起來,目的是轉移民眾注意力,逃避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管理失控的責任。除對等遣返境內印度公民、驅逐部分外交人員外,該聲明還宣布,將對所有印度航空公司關閉巴基斯坦領空,并停止兩國間的一切貿易。
克什米爾問題是因印巴分治而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根據印巴分治方案,印度大陸上的土邦在印巴分治后可選擇加入新成立的印度或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人口多數為穆斯林,但土邦王公卻為印度教徒。1947年10月26日,克什米爾地區王公宣布加入印度。印巴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進行了長期的爭奪,雙方多次爆發戰爭,導致克什米爾地區局勢一直動蕩不安。
CNN稱,槍擊案發生后,印度多地爆發反巴基斯坦抗議,引發輿論對加劇反克什米爾和反穆斯林情緒的擔憂。襲擊發生地為著名旅游區,當地一家旅游公司老板穆赫辛說,未來幾周內的旅行預定有80%至90%都取消了。
巴基斯坦媒體則將此次槍擊事件稱為“假旗行動”,譴責印度故意誤導國際輿論、歸罪巴基斯坦的行為。而在印度的打擊措施中,印方要對巴“斷水”受到廣泛關注。巴電力部、水資源部分別發表聲明稱,印度中止履行《印度河用水條約》的做法違背國際共識,是針對巴基斯坦的一場蓄謀已久的“水資源戰爭”。據《黎明報》報道,《印度河用水條約》自1960年簽訂以來,印巴歷經多次戰爭和沖突,均未影響該條約的存續。尤其是占據水域上游地區的印度,基本遵循了條約要求,確保了巴基斯坦獲取發電、灌溉所需的水資源。
《黎明報》引述專家分析指出,此次印度宣布暫停執行條約后,短期內可能會通過旱季蓄水的方式阻礙巴基斯坦水力發電和農業灌溉的正常需求,長期則可能通過修建引水工程的方式分流巴基斯坦的水資源。
國際社會對印巴潛在的軍事對抗升級表示擔憂。國際危機組織分析師普拉文對法新社表示:“此次襲擊將使兩國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退回黑暗時代,鑒于印政府的安全策略,他們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采取動態軍事措施。”《印度時報》23日分析稱,印巴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面臨沖突升級的風險,巴方目前已提高其防空和預警水平,若印度決定對巴進行“有限的軍事行動”,應當認真考量其軍事手段是否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