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央第二巡視組進駐山西的動員會剛結束,一場以朔州、長治為風暴眼的反腐行動驟然升級。這場被外界稱為“山西版刮骨療毒”的政治生態重塑戰役,正以雷霆之勢席卷三晉大地。
01
中央巡視組“利劍出鞘”:
直指山西轉型痛點
4月17日,中央第二巡視組組長孔圣根在太原召開的動員會上劃出重點: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嚴查能源腐敗、改革空轉、民生痛點 。這場為期兩個半月的巡視,被定位為山西“資源依賴型經濟轉型”的關鍵監督——既要破除“黑金經濟”的腐敗沉疴,又要為新能源布局掃清障礙 。
焦點領域:
能源腐敗:煤炭、煤層氣領域的權錢交易(如晉能集團系列案 );
民生頑疾:教育醫療不公、扶貧資金截留(如呂梁分會場提及的群眾急難愁盼 );
政治生態:對抗巡視整改、“帶病提拔”等歷史遺留問題 。
02
朔州:一年三副廳落馬,
反腐沖擊波持續
作為中央巡視組進駐后的“首戰之地”,朔州的反腐戰績尤為矚目:
副市長李潤軍閃電落馬:巡視組進駐僅一周,這位曾主政大同廣靈、靈丘的“地方大員”被查,暴露基層權力尋租鏈條 ;
退休干部“秋后算賬”:原市委常委李錦(退休8年)、人大副主任吳曉斌接連被查,釋放“反腐無禁區”信號 ;
巡察直插基層:朔城區檢察院黨組成為市委巡察對象,劍指司法系統“燈下黑” 。
深水區警示:朔州近年頻繁曝出“能源-政商-司法”交織的腐敗網絡,如原副市長李棟梁(涉環境資源領域 )、薛維棟(挪用困難群眾資金 )等案件,折射出轉型期利益再分配的激烈博弈。
03
長治:能源重鎮的“塌方式腐敗”清算
在“山西能源反腐地圖”中,長治正經歷第二輪深度清洗:
高層震蕩:原市委常委尚憲芳(著書立說的“學者型官員”)涉賄被捕,揭開會商、統戰領域的隱蔽交易 ;
國企反腐:潞安化工集團原高管唐軍華、武華太相繼落馬,直指煤炭國企“一把手”權力失控 ;
民生領域突破:巡視組劍指“醫療資源不均”,長治醫保系統近期密集調整負責人,釋放整改信號 。
轉型陣痛:作為山西綜改試驗區,長治開發區虛設、數字經濟“紙面繁榮”等問題被巡視組列為重點,倒逼從“挖煤”向“挖數據”的真正轉型 。
04
干部任免:能上能下的“山西邏輯”
伴隨反腐風暴,山西干部隊伍開啟“換血模式”:
能者上:呂梁市委書記孫大軍在巡視動員會表態“直面轉型矛盾”,釋放重用改革派信號 ;
庸者下:12個省委巡視組同步進駐10市40縣區(如太原小店區、晉中太谷區),明確“不作為亂作為者必究” ;
腐敗者清:2024年至今全省21名省管干部落馬,晉能控股、焦煤集團等能源國企成重災區 。
人事風向標:巡視期間,多地強調“選拔熟悉新質生產力的干部”,釋放從“煤炭思維”向“創新驅動”的用人轉向。
05
風暴之后:山西需要怎樣的新生?
這場巡視驅動的反腐風暴,不僅是“割韭菜”式的清理,更是系統性重建政治生態的契機
能源革命破局:從晉能集團拆分重組(→華新燃氣 ),到煤層氣技術反腐(王保玉案 ),需打破“技術壟斷型腐敗”;
群眾獲得感:巡視組受理的35%信訪涉及醫療教育,倒逼朔州、長治等地加速民生領域改革;
干部敬畏心:呂梁市委“自查自糾+即知即改”模式 ,或成山西官場新常態。
結語
當中央巡視組的電話鈴聲在山西11個地市響起,這場風暴早已超越“打虎拍蠅”的常規敘事。從朔州的“現任副市長落馬”到長治的“學者官員現形”,從能源國企“一把手”集體崩塌到基層巡察直插檢察院,山西正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地方反腐樣本。
歷史的塵埃終將落定,而三晉大地的政治生態重建,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