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援引外媒4月23日報道,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23日證實,由于美中貿易戰,中國已停止接收新飛機。
近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竟公然向中方發出警告,揚言若中方后續拒絕接收飛機,波音將終止為中國制造飛機的業務,還打算將這些飛機轉售給其他有需求的買家。報道中甚至妄言,一旦波音停止向中國供應飛機,將會對中國造成重大"打擊"。
理由是中國在持有適航證,可執行國際飛行任務的商用飛機領域,嚴重依賴波音與歐洲空客。這種論調顯然是對中國航空產業發展的嚴重誤判。在全球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當下,這樣的"威脅"不僅短視,更凸顯出其背后的焦慮。
中國航空市場規模龐大且增長潛力巨大,波音長期以來在這一市場占據重要份額。如今面對新的競爭格局,試圖通過這種極端言論來維系自身利益。然而,波音CEO的話音剛落,中方便以雷霆之勢予以反擊。
中信證券于24日發布的研報,為中國航空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自2023年起,國航、南航、東航這三大國內航司,紛紛與國產大飛機C919簽訂了100架的訂單。海航旗下的2家航司也不甘落后,各自簽下30架C919訂單。
不僅如此,C919在國際舞臺上同樣嶄露頭角,其歐盟認證有望于今年塵埃落定。一旦成功,C919將得以叩開歐洲市場的大門。而近期,東南亞市場也釋放出積極信號,對引進中國國產商用飛機展現出濃厚興趣。這一系列進展表明,C919正穩步邁向國際市場,其卓越性能與品質正逐步獲得全球認可。
波音CEO的此番警告,與其說是一種戰略威懾,不如說是對中國航空產業快速崛起的無奈與不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只有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任何試圖以威脅手段維護自身利益的行為,都將在產業發展大勢面前黯然失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