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8℃!29℃!
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才過
距離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
還有一段時間
春城昆明,卻已“熱情值”爆表
4月24日16時30分許截圖自中國天氣網
而位于河谷地區的城市——玉溪元江
4月24日
最高氣溫已攀升至40.3℃
登頂全國氣溫排行榜
除了“熱”
“曬”,也讓很多人感到煩惱
外套穿吧,熱
不穿吧,感覺皮膚都要被紫外線擊穿
出個門要在衣柜前糾結半天
眾所周知
云南地處高原
很多時候即使溫度不高
紫外線也遠比別的地區要強
最近高溫云少
紫外線指數就更高了
早前,開屏新聞記者采訪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曹文婷獲悉,長期的紫外線暴露不防曬會導致——
急性期可能會引起皮膚的曬傷,表現為皮膚發紅、發燙、發癢,甚至會出現脫皮的現象; 長期的紫外線暴露會引起皮膚光老化,表現為皮膚的增厚粗糙,皺紋增多,皮膚下垂等癥狀; 長期紫外線暴露最嚴重的后果,會導致皮膚的腫瘤,也就是光致癌的現象。
其介紹,長期日光照射會導致皮膚粗糙、皺紋增多、色素加深、毛細血管增生等情況,稱為光老化。光老化的患者在云南有很多,多數人從中年開始(40歲~50歲)就出現手背、面部等這些暴露部位的皮膚皺紋增加,皮膚增厚現象,有的皮膚外觀像老牛皮樣表現。進一步嚴重地隨著年齡的增加就開始出現面部皮膚的腫瘤,比較良性的是脂溢性角化,也叫老年疣表現。而惡性的就會出現皮膚的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這些就需要通過手術來切除。
馬上就是五一假期
出門既要耍得開心
皮膚也要“完好無損”
超強防曬攻略
你必須馬上擁有
01
科學認識紫外線輻射
大氣是生活在地球上生命體所必需的,可保護地球生命體免受來自外層空間的有害影響。大氣的物理性狀主要有太陽輻射、氣象條件和空氣離子等。氣象因素與太陽輻射綜合作用于人體,對冷熱感覺、體溫調節、心血管功能、神經功能、免疫功能和新陳代謝功能有調節作用。
太陽輻射是產生各種天氣現象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是地表上光和熱的源泉。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屬于電磁輻射,是由按波運動方式傳播的能量波包組成的輻射。紫外線(UV)按不同波長的生物效應,可分為UV-A(320~400nm)、UV-B(290~320nm)和UV-C(200~290nm)。太陽輻射產生的UV-A可穿過大氣層到達地表,而全部UV-C以及90%以上的UV-B可被大氣平流層中的臭氧、水蒸氣、氧氣以及二氧化碳所吸收。紫外線輻射水平受太陽高度、緯度、云量、海拔、臭氧、地面植被狀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紫外線輻射西部高,東部低;高原高,平原低;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低緯度高,高緯度低。
紫外線對人類的主要危害來自UV-A和小部分UV-B的綜合作用。與UV-B相比,UV-A穿透皮膚的能力較強,但生物活性較弱。紫外線具有色素沉著、紅斑、抗佝僂病、殺菌和免疫增強作用。過強的紫外線可致日光性皮炎、光電性眼炎、皮膚癌等;紫外線還與大氣中的某些二次污染物形成有關,例如光化學煙霧和硫酸霧等。
02
學會看紫外線指數
紫外線指數是衡量中午前后到達地表的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可能損害程度的一個指數。根據國際上制訂的紫外線指數標準,紫外線強度分為弱、中等、強、很強和極強5個等級。紫外線指數2以下,可以安全地進行戶外活動;指數3~7,外出時需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中午時間盡量找遮蔭處;指數8~11及以上,應減少戶外活動,在戶外時多停留遮蔭處,穿戴防曬服、遮陽帽和太陽鏡,涂抹防曬霜。
03
防曬防啥
防曬究竟在防啥?防紫外線。到達地面的太陽光中包含的紫外線主要分為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UVA會導致皮膚曬黑,引起光老化和黑色素沉積;UVB可導致皮膚曬傷,嚴重者可能導致皮膚癌。防曬主要是防UVA和UVB。
04
正確防曬
防曬方法可以分為“硬防曬”和“軟防曬”。“硬防曬”是指通過物理硬件來遮擋太陽光的防曬方法,包括用遮陽傘、太陽帽、墨鏡和衣物等物品來遮擋陽光。“軟防曬”是指使用防曬產品來進行防曬,比如防曬霜、防曬噴霧等。相比較而言,“硬防曬”的效果更好,因為它可以直接將紫外線“截胡”,避免其照射在皮膚上。孕婦、嬰兒等特殊人群更適合硬防曬。
在“硬防曬”上,遮陽傘的選購首先要看吊牌或包裝上,是否標注“防紫外線產品”。其次看涂層,防曬能力黑膠優于色膠,色膠優于銀膠。同材質下,遮陽傘的顏色越深,阻擋紫外線穿透能力越強。遮陽帽在材質上建議選擇透氣性佳且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材質,款式上建議選擇帽檐加寬的設計,遮擋面積越大,防紫外線效果越好。防曬衣選擇專業防曬面料,如錦綸(尼龍)、滌綸(聚酯纖維)等。
在“軟防曬”上,防曬霜的主要指數是防曬指數(SPF)和長波紫外線防護等級(PA),一般SPF數值越高,PA越多,防曬效果越好。但并不是說SPF值越高越好哦!SPF值越高,代表敏感成分與油膩成分都很高,給肌膚帶來的負擔也就越大,我們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室內或陰天,只需選擇防曬系數在15至20的防曬霜即可,但如果去戶外陽光強烈的地方,或到海邊游玩時,就要選擇防曬系數較高的防曬霜,如果是長時間待在海邊或者去潛水,最好要使用SPF40至50的防曬霜。
油性皮膚的人,建議選擇滲透力較強、無油配方的防曬霜;干性皮膚的人,可選擇質地滋潤、有抗氧化功效的產品;皮膚敏感人群,建議選擇專門針對敏感肌膚的防曬產品。
05
曬后處理
如果外出時沒有注意防曬,事后需要怎么處理?
針對日曬傷,急性期可以選用冰牛奶濕敷——把新鮮的牛奶放在冷藏一層,讓它涼一會之后倒在毛巾上,或者用紗布濕敷在被曬傷的部位,同時還可以擦一些氧化鋅軟膏,或者中弱效激素軟膏,比如地奈德乳膏和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來減輕皮膚的炎癥和疼痛。如果這些處理還無法緩解,就需要到醫院就診,由專業的醫師提供更強效的方案。
已經出現皮膚光老化的患者,可到專業的皮膚科進行光子嫩膚、化學剝脫術,這些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改善光老化現象。而如果已經出現了皮膚腫瘤,則可以通過激光去除,比較嚴重的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06
防曬誤區
陰天不用防曬?
是否需要防曬主要看紫外線指數,體感不能作為是否需要防曬的參考標準。陰天陽光只是被烏云遮住,云層對紫外線的阻隔有限,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云層,氣溫不高但紫外線較強的情況也存在。可以利用手機天氣軟件查看紫外線指數,指數大于2時就需防曬。
防曬霜一天只擦一次?
人體出汗時容易將防曬霜沖洗掉。防曬霜正確涂抹方式為:出門前15到30分鐘涂抹,讓它有時間在皮膚上形成保護膜。每2小時補涂一次,特別是在游泳、出汗或擦拭后。涂抹量要足夠,面部和頸部各需1元硬幣大小的量。
涂了防曬霜就不怕曬?
即使是SPF高的產品,如果只涂薄薄一層,其防護作用也是有限的。防曬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讓皮膚直接暴曬在艷陽下。在紫外線較強的時段,如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盡量避免外出,這是一天中紫外線輻射最強的時間,此時太陽在天空中處于最高點,也就是距離太陽到地球距離最短、經過云層最薄的時候。在這個時間段外出,應盡量在樹蔭、山坡陰面從事戶外活動,除在裸露皮膚上涂抹防曬霜,最好再做一些“硬防曬”。
防曬就是不曬太陽?
盡管紫外線會引起曬黑、皮膚老化等問題,但過度防曬也會損害身體健康。曬太陽是刺激人體合成維生素D最簡單的方式,維生素D不僅有利于鈣吸收,還能對抗抑郁、減少腫瘤形成,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甚至對緩解脫發、改善睡眠問題都有裨益。因此,防曬要適度,不要因為防曬產生焦慮。
做好防曬
在保證皮膚健康的前提下
盡情擁抱即將到來的
熱辣滾燙的夏天吧
開屏新聞整理報道
部分內容來自新華社,圖片除署名外均為開屏新聞資料圖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何丹 楊飏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