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今天接上期申公豹那句話,引導大家要跨越心中成見的大山,就要達到“無我”的境界,只有“無我”的智慧,才能真正明白人生的意義。那到底啥是無我,又該如何做到呢?
咱們先從一個例子說起。假設你在清山湖邊上看到一座特別豪華的大別墅,不知道是誰的,你就會感嘆:“哇,這房子太漂亮啦!”這時候,你的內心是喜悅的,沒有任何煩惱。可一旦你得知這是你同學的房子,煩惱就出來了:“他哪來的這么多錢啊?”注意,這個時候,“我”就蹦出來了。開始比較、嫉妒,煩惱也就跟著來了。所以呀,只要有“我”在,煩惱就少不了。
那這個“我”到底是誰呢?咱們潛意識里的“我”有三個特征:唯一性、恒定性和自主性。但仔細想想,這些特征真的靠譜嗎?小時候的你和現在的你,肉不一樣,思想也不一樣,這能是同一個“我”嗎?再說,你能完全做主嗎?要是有人整天罵你,你能一直保持開心嗎?顯然不能。所以啊,這個“我”其實是個虛幻的概念,就像空中樓閣一樣。
就像有個杯子,你說它是用來喝水的,可我覺得它能當尿壺。它的用途取決于使用條件,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同樣,這個“我”也是因為各種條件才有了,并不是真實存在的。古圣先賢告訴我們,要去除“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為啥呢?因為“我”其實是一種病。
咱舉個例子呀,如果你眼睛有毛病,看到天空中有朵蓮花,別人都看不見。這時候,大家會說你眼睛有問題。但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得了這種病,都認為天空中有朵蓮花,那正常的人反而會被認為是病了。這就是我們的古圣先賢要告訴我們的,由于我們都“生病”了,所以認為有一個“我”,而實際上正常的人是沒有“我”的。
那咋去掉“我”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時間的踐行和正確的方法。下期我會接著和大家嘮怎么去除“我執”,找到本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