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畫?圓頭圓腦的小人兒,歪歪扭扭的線條,像極了小學生課本上的涂鴉。但仔細看,這些人不是在刷手機刷成“斷脖族”,就是抱著購物車笑中帶淚——法國插畫師Jean Jullien(讓·朱利安)的筆,像一把裹著糖霜的手術刀,把現代社會的荒誕與溫柔剖開來給你看。
這位從中央圣馬丁學院畢業的“藝術界段子手”,用簡筆畫風橫掃全球:紐約時報封面登過他的“低頭僵尸”,愛馬仕聯名款印著他的傻笑章魚,連巴黎恐襲后刷屏的“哭泣鐵塔比心”也是他的手筆。但比這些光環更扎心的,是他總能用兩筆線條,戳中每個人心里不敢說的秘密。
也許笑著戳痛點,才是最高級的幽默!
Jean Jullien的畫像朋友圈里瘋傳的梗圖,三秒就能看懂,但后勁大得讓人失眠:
手機成精現場:他筆下的打工人,脖子彎得比直角尺還標準,活像被手機吊著脖子的提線木偶;
購物車悖論:塞滿奢侈品的人咧著嘴笑,頭頂卻飄著烏云,仿佛在問:“買買買真能填滿心里的洞?”;
我們都是紙片人:薄如蟬翼的紙人在寫字樓里飄,一陣風就能吹散,像極了被KPI壓扁的社畜。
他說:“畫畫就是給生活開個玩笑,笑著笑著就把真相抖出來了。” 這種用糖衣包苦藥的風格,被粉絲叫作“甜蜜的諷刺”——就像咬了一口彩虹馬卡龍,結果發現餡是黑咖啡。
美術館里的劇本殺:紙片人活了!
你以為他只會紙上談兵?他的“紙人系列”直接把展覽玩成了沉浸式劇場。白紙剪的小人兒,靠著折疊和燈光投影,在展廳里演起了社恐患者、加班狂魔、派對動物。最絕的是,當觀眾走進去,自己的影子會和紙片人重疊,分不清是你在看展,還是你成了展品。
在巴黎的一場展覽里,他還把紙人塞進巴洛克風格的宮殿,讓現代極簡和古典奢華正面硬剛。看著紙片人在鎏金浮雕前晃悠,仿佛在問:“科技越發達,人是不是越活回原始狀態了?”
藝術入侵計劃:讓馬桶圈也講段子
Jean Jullien才不滿足于當個“畫廊藝術家”。他的腦洞早就沖出畫紙,攻占日常生活:
沖浪板變表情包:咧嘴傻笑的鯊魚、蹦迪的章魚,讓海上沖浪秒變海底總動員;
飯碗里的哲學課:他設計的陶瓷碗,吃著吃著碗底會冒出一張貓臉,仿佛在說:“學學貓,干飯時別刷手機!”;
浴室玻璃成畫布:連浴室玻璃上的水蒸氣都能被他畫成小人兒跳舞。
他說:“藝術不該裝高貴,要像野草一樣從生活裂縫里長出來。” 于是我們看到,美術館外的快遞盒、咖啡漬、甚至地鐵票根,都成了他的創作現場。
為什么他的“簡筆畫”能火遍全球?看一眼就懂,細品直拍大腿:
首先沒有藝術術語,畫的就是地鐵里刷抖音的你、雙十一剁手的我;
法國人的吐槽,全世界接得住:東京打工人和巴黎文藝青年,都能從歪鼻子斜眼的小人兒身上找到共鳴;
天生網紅體質:高飽和度配色+魔性表情,刷手機時劃過根本停不下來,INS網友都說這是“會呼吸的梗圖”。
Jean Jullien總說創作秘訣就六個字:“多看、多想、多玩”。在這個人均焦慮的年代,他像那個戳破皇帝新衣的孩子,只不過手里舉的不是手指,而是一根彩虹棒棒糖。下次再看到他的畫,別光顧著笑——那些扭曲的線條里,藏著我們不敢直視的真相,也藏著對生活最溫柔的接納.........
你的每個【點贊】和【在看】
我都當做了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