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末期,我軍氣貫長虹,國民黨部隊是一敗涂地,就拿三大戰役來說,戰后被我軍俘虜的國民黨高級軍官就高達幾百名,其中國民黨中將最多,真是一塊板磚下去,就是一個國軍中將,而怎么安置他們可是一個問題,不過這難不倒我軍,這就引出了國民黨高級將領在功德林監獄的大聚會,正像廖耀湘說的,“在南京國防部開會的國軍將軍,都沒有在功德林多”,在這一批人中,當屬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和山東省主席王耀武最為引人注目。
這兩個人一個是被俘國民黨將領中軍權最大的,一個是政治地位最高的,山東省主席就等同于古代的封疆大吏,其中王耀武比杜聿明早來功德林,因為他不是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他是在濟南戰役中被俘的,當時他化妝出城,馬上要逃走了,結果卻因為一張雪白的手紙而被我軍發現,確實是世事無常。
晚年的王耀武
要說起濟南戰役的快速結尾,這也和杜聿明有關系,因為當時杜聿明對王耀武說,你要堅守濟南半個月,我必來援救,但結果我們都知道,濟南戰役沒十天就打完了,杜聿明的援救也就自然成為了泡影,所以說王耀武被俘,其中也有杜聿明的一份責任,但等杜聿明也在淮海戰役末期被俘以后,王耀武見到杜聿明以后,卻一點也不恨他,還對他異常親切,根據功德林戰犯沈醉回憶說,當時王耀武主管功德林食堂打飯,每次給杜聿明打飯的時候,總是給他打的最滿,肉和菜都摞的高高的,這可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待遇,對比與讓王耀武失去了五萬兵力的李仙洲,王耀武可是恨的牙癢癢,這就導致每次給李仙洲打的飯菜,總是清湯寡水的。
導致出現這種現象的,其實還是有幾點原因的,這也是王耀武恨不起來杜聿明的主要因素,首先就是在王耀武決定要防守濟南的時候,杜聿明曾經提醒過王耀武,就說他手下的軍長吳化文不可靠,叫他防這一點,可王耀武卻沒有放在心上,可根據事后的情況來看,杜聿明的提醒是對的。
電視劇亮劍中的畫面
二就是我軍的作戰意圖是多變的,我軍既要攻下濟南,又要重創增援敵軍,粟裕司令員僅在增援濟南的路上,就布置了十七萬大軍,這讓杜聿明壓力山大,因為當時的杜聿明有兩個責任,一個是要確保徐州的安全,這樣就勢必要保存實力,所以救援濟南是要在保存實力的基礎上完成了,我軍擺開了十七萬大軍,而杜聿明至少要出動二十幾萬大軍才可以和我軍對抗,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淮海戰役勢必提前打響,國民黨常常說守江必守淮,徐州和濟南的重要性,那自然是徐州重要。
三就是在濟南戰役結束以后,杜聿明想出了一套收復濟南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被蔣介石閑置了,其原因就是東北戰場更需要這樣的補救方案,從這里可以看出,杜聿明不是部隊濟南不用心,實在是受到各種限制啊,后來在淮海戰役期間,王耀武用喇叭向被圍困在陳官莊的國民黨部隊喊話,杜聿明知道以后,也沒有怪他。
就這幾點原因,等杜聿明到達功德林以后,王耀武是沒有理由恨他的,尤其是看見杜聿明為了戰事焦頭爛額,帶病投入遼沈和淮海的戰事中,導致他傷病更重,這讓王耀武看在眼里,心中對這位老學長也多是心疼,至于濟南戰役的事,他也就放在一邊了。
陳官莊杜聿明被俘
圖片來自網絡(含搜索)探究真實歷史 宣傳正能量 無不良之引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